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c6 z, a. S! o" G8 _8 ~
TO 笔友 H
) f- U! F4 m3 O- }. i; ~2 Q
: y+ D% d+ ^, f3 B& l- V6 E% D 嘿嘿,看起来当年舒婷的《致橡树》的风靡程度已经不能用地域来横量了,简直就是就在那个时代人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不过我今天的几句话,估计会让你瞅着很不顺眼。
0 d4 R! k! z2 b9 K, g4 q
& c: P. X( k6 } 我第一次知道这诗已经上初中,而且还不是看,是收音机里配着钢琴乐激昂深情的朗诵,可想那效果对一个已经开始有点朦胧意思的小女生是多大的感动,这感动简直要影响我一生的情感判断,叫我每每对有异性有亲近念头之时会陡生羞愧,悬崖勒马。尽管当年跟女同学们讨论这诗的时候我还说过:“你们觉得那橡树与木棉是一对吗?好象树种不合呀!”让人嘲笑了老半天,但是心里总觉得不管怎么样,那都是“伟大的爱情”,是我等幼稚的小女生们理解不了了,尤其是眼下“查卡”正在满世界口笔之下热火的时候,觉得人家忍辱负重搞了35年,再“伟大”也不及这“木棉”十分里的一分的!# t# f3 ^. X" j \- e& J" X
- _1 Q: s5 s' C3 B& R
既然H提起,叫我突然想知道这舒婷怎么写出《致橡树》的。今天早上6点爬起来GOOGLE,找到一篇,题目叫《忘年恋催生舒婷的〈致橡树〉》,原文连接:
5 M$ |3 F- E: _# `2 z; J! Z* k" D" t" l' Z( }- R# W+ o2 a4 B; V* `
http://culture.goodmood.com.cn/w ... 2004051313554238852% {) Y0 s1 s! r) _; H4 [5 @& ~
4 I1 |7 f- K# B4 D! I6 H
摘几段如下:
) x$ `" s3 S! m. J# q) g( ]
1 h0 X5 Q: u4 A4 s/ B4 f5 v 86岁老诗人蔡其矫的风月生活引起了传记作家王炳根的兴趣,王炳根用8年的时间,写出了老诗人浪漫往事:《少女万岁》。昨天,蔡其矫在福建家中接受了金陵晚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回顾一生中交往过的20个女人,他说:“虽然我为了女人吃了很多亏,受过很多的攻击,但是诗人的生活怎么可以没有艳遇?”-
0 x$ s* [; t5 J' M--------------
9 i9 j% h2 c2 _- @" ~. y |催生舒婷的《致橡树》+ Z# {6 u8 j) ?' H
蔡其矫把爱情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纯粹的友爱;第二等级既有爱也有性,称为情爱;第三级是纯粹的性爱,最低级。”
1 n1 }8 s0 I$ K5 ]4 m 那么他与朦胧诗人舒婷的交往则属于第一等级的友爱。1975年3月,蔡其矫在厦门认识了舒婷,第一次见面时,两人谈文学谈人生,舒婷的外表看上去单薄而文弱,但通过交谈,蔡其矫看到了她内心异样的坚强,虽然只有初中的学历,却有长长的读书经历,有惊人的记忆,“正是那些漫无边际的阅读,加上生活中苦难的经历,培养了她独立的思考与对现实深刻的理解。”
. v1 J- v& W9 n0 R0 g/ \) n/ w, W% Q 随后,蔡其矫和舒婷开始了书信交往,蔡其矫将自己喜欢的惠特曼介绍给了舒婷,并告诉她应该多读古典诗词。舒婷在很多地方受到了蔡其矫的影响,她认真地保留着蔡老师给她摘抄的诗句,她回忆道:“我和他的友谊一直保持到今天,首先是他对艺术真诚而不倦的追求,其次是他对人生执著而不变的童心,使我尊敬和信任,哪怕遭到多少人的白眼。”
9 B) [5 i7 L4 @* Q; l& w0 `4 d 一个春天的夜晚,蔡其矫与舒婷在鼓浪屿散步,蔡其矫说起自己又坎坷又丰富的一生,说他认识的女性那么多,却没有一个能使他全心膜拜。舒婷当时在想:“可是,从女性的目光看去,又哪一个男人十全十美?花和蝶的关系是相悦,木和水的关系是互需,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深夜,舒婷用一首诗来表述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流传开来的《致橡树》。* q& Z- I7 c7 M3 u; c2 j
) a/ ?* J# c3 K' }1 l
靠!原来舒婷当年的“橡树”是这么老的一棵不说,还是个跟公众媒体自暴跟20多个女人有过情感经历,不知道何故 “吃了很多亏” “受了很多攻击”,但还振振有辞的 “诗人的生活怎么可以没有艳遇 ”的一-----(诸位文字大侠帮我想词!)叫我怎么说呢?能联想上的是“翁扬之恋”,不知道是不是蔡其矫身价远无法跟扬相比,还是蔡其矫跟这么多女人有染吓着了舒婷,否则以如此“伟大的爱情”,这8228的记录还不早就被打破了!而且倒过来,舒婷自己也说出“我和他的友谊一直保持到今天”的话,这么说她还只承认这是友谊了?悲伤啊!还好我那时候是小女生,以后有的是选择机会,只是可惜了不少原本可以成为一对的痴情男女在这“伟大的”的枷锁里日夜煎熬,最后天各一方了!4 p! Q' j- O1 l/ F- R
/ P+ _. y1 Q* z
我不会写诗,也不懂诗,顶多胡乱编几句押韵的顺口溜,但无论如何,不会拿自己的感情拿去对人对己标榜欺诈!不过也奇怪啊,怎么这么首诗就这么被媒体广为传播呢?好象很多演唱会上都选它做为朗诵内容,莫非那个时代如此需要爱情自慰?!
# F7 _ h2 |: q, D: y0 f! ]1 h% b) j' Y5 Y
前几日,QQ里一颇有才气的MM跟我说起现在的大学生贞操观,之疯狂之恐怖叫我膛目结舌,想起大概去年秋吧,还看到什么类似《安全套走进大学校园》之类的消息(多年习惯,很多文章只看标题,不知其详情),才发现原来世界变化真的没那么简单了。这位未婚MM,还居然说了句叫我更加惊异的话:“没有性的爱是不道德的!”这话要是说给才女舒婷听,--------这MM接着又说,“这才是时代的进步,我们跟你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我就这么“落伍”了?!我只好对她说,你要当心自己的身体啊,千万别得病,有的病还找不到药呢,只能洁身自爱。她说她有办法,同时也止了话题,叫我仿佛感觉到她线那边正笑我迂腐呢。4 b, g+ G6 M* ?( Y" M8 L V
/ E R4 h" j; O! y* e+ \
我还能说什么呢?( F4 K! Y: S! V O6 O4 a/ @
我还能说什么呢!!0 A3 h, V5 X M5 q& t
; `$ N8 o v: g- i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多么美的诗句,今天,叫我如何把你放下!, P# U: d- c4 w: j! d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