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围棋大发展的两汉三国时期 M; A' n; ?" I" m% `5 E) E
2 N# ?! P. B( V( Q“天下第一名手” & k5 A9 a$ w& e1 s
: R6 H% z. U( G3 R; B8 c
汉朝时,围棋发展还较缓慢。目前见于史籍的棋手,都是西汉时期的。
* J" ^$ _1 ]5 l- @" m
% N- q+ ]) H. |据说,西汉时人称杜陵人杜夫子为“天下第一名手。”他棋艺高强,好棋如命。有人笑他在下棋上乱花功夫浪费时间,谁知道他却回答说:“我精通了围棋之道,可以弥补孔夫之不足。”一个封建大大夫,竟敢说这样的话,可见他确实是把围棋当作一种艺术,当作一不在儒家经典之下的学问来研究的。而且,杜夫子看来还是位有胆气的汉子。(注一) " x7 Z1 T) H$ B9 K9 c: Q
; Y: M# O* J/ j* `/ V& m+ f西汉时,以棋扬名的还有刘去和陈逐。传说,陈逐因陪汉宣帝下棋,讨得天子欢心,来还得了太原太守的官职。(注二) ( ?$ `9 A4 W" \1 o! [7 B
$ R; J% B/ s3 ]* |" S: k6 }
汉代宫中盛行围棋。据《西京杂记》记载,每年八月四日这一天,戚夫人总要陪高祖邦下围棋。(注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八月四日下围棋成了汉宫中的风俗,晋人干宝在其《搜记》中说,这天下棋,赢家可以终年有福,输家可能遭疾病之灾,要免除灾难,只能取一发丝,面朝北辰星,乞求它赐予长命百岁,给这一风俗涂上了神秘色彩。 但不管怎么说, 代朝野皆下围棋是有据可查的事实。(注四) 5 `( C" u1 J5 s; E
2 m4 f$ b" {1 |" Z) i! Y7 \( J善诈的曹操也善弈 - ?" H# A- |) Y# Q
/ [. d- i6 }& a1 C围棋到了三国时,出现一个大发展的局面,涌现出大批优秀棋手。 : f- a; }/ z+ I3 p- q% l$ z
2 H7 @4 z1 b( A4 v2 K# a: q曹操是三国时众所周知的政治家、军事家,计谋多端。据《三国志·太祖纪》记载,操的棋力也不弱。他与当时魏国的著名棋手山子道、王九真、郭凯都交过手,棋术即使不在上,也堪称对手,旗鼓相当。 # a4 t8 Z8 W& D7 x3 J9 K! P+ {
: t7 _% S2 c) d; |9 L: i# q( a9 s6 C
《三国志》中还提道,孔桂棋力也很强,他被推荐给曹操,曹操见他通晓围棋之道,是喜爱。以后孔桂常伴在曹操左右,随从出入。
# {7 k( j. f7 [, c1 u) V7 l1 T5 M% I! u
魏国还有一位大棋家,是“建安七子”之一王粲。一次,王粲看人下棋,棋局乱了,粲凭着记忆,重新摆出了原来的棋局。下棋人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用布把盘的棋局盖起来,请王粲再重摆一遍。王粲胸有成竹,第二次摆出了打乱前的棋局。下棋者开罩布,两下一对,不错一子。(注五)王粲因此为《弈旦评》誉为“弈中神人”。 % B: ?: K/ Z4 b" ^9 w q5 q
; L5 P4 u+ c! v' P: h6 n/ }$ ~
围棋在魏国还掩饰了一个政治阴谋,一桩人命案子。此事也发生在曹氏门中。曹操的三子曹彰骁勇善战,随军北伐时,曾独自率领百余人追赶敌寇,喜得曹操连声说:“我儿真有用之材啊!”后曹丕当了皇帝,对刚勇的弟弟总存有戒心。为消除后患,一日,曹丕邀曹到卞太后宫中下围棋,边下棋边吃着枣儿,兄弟情义融融。其实,曹丕早已在一些枣儿里下了毒,自己拣好的吃,曹彰却识不出好坏。不多会,曹彰中毒。卞太后见状惊恐万分,赶紧喊人弄一罐水来。但文帝已事先命人打碎了水罐。一时太后宫中乱作一团,太后不知如何保住爱子性命,赤足奔至井边,然而无法汲水,曹彰终于暴死在卞太后怀中,黑白分明的围棋盘沾上了一滴鲜红的血迹。
% |- `6 K. L* I6 q6 ^5 D2 N7 G8 h& y3 r6 r; @' m: W! \
“一灯明暗复吴图”
7 w, L3 y1 l" w0 w. A7 y7 M+ y% y) X) a8 ]' i5 c* |, h
三国之中,蜀国下围棋的人相对少些,但也不无名家。《三国志费炜传》中说,费炜很喜欢下围棋。后主延熙七年间,魏军大举侵犯蜀国,费炜率兵抵挡。当时,形势很紧张,敌人大兵压境,蜀军随时都有战败的可能。费炜却指挥若定,稳坐军帐之中,与光禄大夫来敏专心致志地下围棋很有大将风度。 - X! y t \$ P
3 P- F0 f# I, F7 B7 u& m
据说,在这战乱之秋,费炜常下围棋,劳逸结合,从不影响战事。在吴国,围棋流行的程度不亚于魏国,甚至还出现“棋圣”、“弈圣”。
/ g. E. L! Z6 H3 ]$ k/ c
( F# q1 Z: x+ B9 [, {6 G严子卿、马绥明是吴国最有名的棋手也就是被称为“棋圣”(注六)、“弈圣”(注七)的人物。可以说在当时是天下无敌了。相比之下严子卿的棋力可能更强一些。据《吴录》说,他名叫严武,当时棋手中没有他的对手,他和书法家皇象、画家戴不兴等人被人称为吴国“八绝”。
3 ]9 H/ n( `+ \3 O
8 S& T! R: N S4 R/ g/ q$ `4 C: b吴国上层人物中,好弈者甚多。孙策、吕范、诸葛谨、陆逊等都是围棋好手。《三国志吕范传》上讲了这么件事:吕范攻打山越回来,准备向孙策汇报战绩。孙策并不让吕范站着干讲,两人 是一边下围棋一边谈论战事的。
# _. Z, ^6 B2 f% t1 t* Z& v+ E! z G
: [% }7 n! M3 D" ^7 Y3 |$ R8 f诸葛谨和陆逊这两位棋迷则一急一温,性情差异很大。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吴嘉乐五年时,孙权令陆逊和诸葛瑾率军攻打魏国的襄阳。因军情泄露,形势严峻。诸葛瑾有些紧张了,坐卧不安,更无心对弈。陆逊则不然,依旧不慌不忙地下棋。
9 C& G" m A% X! A7 N0 I b4 t" m
& Z* \# h3 u5 b$ C- x+ C; \! @围棋在吴国风行,最后竟使孙权的儿子孙和紧张起来。因为,他的幕僚如蔡颖一班人都喜欢围棋,常因下棋耽误公事。为此,孙和特地找来一个叫韦曜的文人,命他写了篇《博弈论》,批评这些下棋误事的人。文章说,当时的人大多不讲究孔孟之道,却喜欢围棋,荒废了事业,忘记了饮食休息。为在棋局上争一雄雌,搅尽脑汁,甚至可以夜以继日,弄得身心废瘁,事业放着不管,客人搁着不招待。虽有美味佳肴,优雅音乐,都无暇顾及。文章说,这不符合孙吴的治军之理,也不符合孔孟的为人之道。 , R5 R! T! R: A
; }3 i# l! F; M- ?' o围棋风行到这种程度,名手自然越来越多,精彩的对局也随之出现。以后,好的对局慢慢被人收集起来合成集子, 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在隋唐之前的敦煌本《棋经》中,曾两次提到“吴图二十四盘”,指的就是吴国流传下来的棋谱。在后代大诗人杜牧诗中,尚有“一灯明暗复吴图”的优美诗句,可见吴国棋谱影响之深远。 0 ?! P5 R% P9 l7 ~1 e6 r& S k- l% h5 r4 a
9 l8 \5 G. p9 a# e声东击西,应此攻彼 4 k6 t5 a, y; I- q' x3 p& R
: B# V- G& i' _/ S) `前面已提到,汉、三国期间,社会贤达中喜欢围棋的不少,“高品”也不乏其人。他们对围棋的造诣很深,加上他们的学识和社会地位,他们对围棋的论述,其深刻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影响面,较之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期间,还出现了一些有关围棋的专著。 5 y. I6 e& P) G& O4 @
! \8 ?# M0 M' a* s7 o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写有《弈旨》一文,其部分段落散于《艺文英聚》、《古文苑》和《太平御览》之中,这是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围棋理论文章。班固对围棋作了细致、深刻的论述。他指出:一个好棋手要有雄才大略有“苏(秦)、张(仪)之姿,固本自广”,方能使“敌人恐惧”。此外,要有全局观念,计划要周密,“有似夏禹治水之势”。否则,“一孔有阙(打破缺口)坏败不振。”在对局中,作者提出了声东击西,应此攻彼的战术,提出“曹(刿)子之威,作伏设诈,实围横行”,“田单之奇,要厄相劫,割地取偿”。在自己棋势比较孤弱时,应取守势,这样,“既有过失,能量强弱,巡逻需行,保角依旁,却自补续,虽败不之。” ) U$ D% z) k% g/ j; o" d
7 _" r5 ?; k U) p. `& g; X班固的学生马融,写了一篇《围棋赋》,内容比《弈旨》更丰富,对棋艺的理解更加深刻,当时马融的名声已很大了,门徒千人。朝廷的要官马日碲、卢植,经学大师郑玄都是他的学生。他对围棋的见解,博得好评。 ' [; M1 d$ ^3 a" @
( {' y6 y7 i9 U4 b- X
马融说,围棋的胜负策略,犹如头发那样细微;黑白双方的布局,则象麻那样错综复杂。他认为,攻守各有法则,守要坚固,攻则应前后呼应,上下联络,不能“唐突”。否则敌军将深入自方,杀子占地,自己的棋子就会处于上下离异、四面隔绝,围包不住、梗咽不畅的状态之中,这就很危险了。
0 G' a1 @! n6 U; X9 p" k N7 D: [% Y: a, Q: G6 s
与马融同时的李尤,也著有一篇专门论述围棋的短文《围棋铭》,短短三十二个字,就使围棋对局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铭中写道:
) K% `2 ~ }6 m! G. }4 N9 J; Y
) |6 e) ~9 N7 ~* U4 F% e( F+ m- K“诗人幽忆,感物则思,忘之空闲,玩弄游意,局为宪矩,棋法阴阳。道为径纬,方错列张。” / x9 U' W& A/ q' ]( l+ K
+ [* d3 e5 c, F( c" W精通棋艺棋理的黄宪,曾撰有《机论》,专门论述围棋的虚实形势。他所说的“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布局,那时黄宪已提出,布局要着重解决虚实问题,布局好,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才能取胜。这一理论为我国围棋布局的战略思想奠定了基础。 5 B3 D5 W v& q) B' @
- G- ] V; z1 u
“建安七子”中的应扬也写过围棋专著,他的《弈势》至今仍保存完好。文中论述的围棋临局争斗时的得失,很有见地。 6 j$ c# y8 _2 i( ^0 d" k! j
, T; t: {, ]! m9 D汉魏三国时,也有一些反对围棋的议论。这些议论大都沿袭孔孟的偏见。西汉人贾谊说:“失礼迷风,围棋是也。”他觉得封建等级制和帝王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礼教是治邦安民之本。然而当时围棋风行,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被围棋迷住了,一下棋往往就忘了尊卑,失了“礼”。因而他认为围棋是迷乱风气之物,不足取。 $ V9 O/ U) {) a) u
$ c, A" O4 f/ L- v4 H) H还有一种看法,如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提到,下围棋太浪费时间,如果用下棋的时间去读书求学问,“闻者必广矣。” - U+ _$ q. w$ i2 _( h
5 h/ r- p8 \/ m4 T$ i# U: O: ~2 J由于围棋本身的魅力,只要下得适度,非但不浪费时间,而且能够启发智力,磨砺思维,加强人们彼此间的情感,那些反对的言论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 H% I; _" @6 {5 R2 z- @+ b* o/ ?* O4 C$ a) g: o
十九条线棋盘问世
$ G1 K" M1 E0 B' a- d$ {) F% C: Q$ c
0 _% ?2 @' x3 i: O8 A围棋的发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棋艺的提高,一是棋盘的改进,二者是相互关联的。棋艺提高了,就要求进一步改进棋盘,棋盘改进后,又对棋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n$ k9 _" c3 o/ k# I
9 t/ g6 h7 W7 C! g& b5 N4 Q8 ?+ {
围棋纵横十六道线的棋盘保持了相当长时间,汉魏三国时,围棋呈现出发展趋势,围棋高手,很可能不满足十六道棋盘。至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十九道线,三百六十一路棋盘出现于何时,尚无定论。 $ K1 q! r9 t, S
# g( V. Y0 y7 N5 p; x, D
《孙子算经》上有句话:“今有棋局方十九道,问用棋几何?答日:三百六十一。术曰:置十九道,自相来之,即得。”问题是,《孙子算经》作于何时,历来看法有分歧。清朱彝尊认为是春秋时孙武所著。清阮元则认为是周朝时的著作。但因《汉书·艺文志》未录,至《隋书·经籍志》上才有记载,也有人就认为是两晋南北朝的著作。近人又考据论证,它可能是东汉时的作品——如果此推断不错,那就是说,东汉时围棋盘已是纵横十九道了。
# w( A/ c' @9 C* F1 R5 W- G, {; @6 l
东汉人马融、蔡洪在《围棋赋》中,有“棋锥”、“五岳”的提法,对这些布局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十九道线,三百六十一路的棋盘才可能形成。这再次说明这种棋盘是东汉时问世的。 * c) A1 l+ p) d+ ^$ n
" ?4 v* B) ?/ c% s$ ~* C- D
但三国时魏国邯郸淳的《艺经》里写着,“棋局纵横各十六道,自黑棋各五十枚。”而且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村的古墓中,人们发现初唐时彩色围棋仕女图,画的围棋盘是十六道 2 `, @ s, H. N9 B6 k, Z4 a
/ `* `0 L( ~ g* F1 Y与此相关联的是著名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的真伪问题。这一棋局见于来人李逸民编的《忘忧清乐集》,多少年来影响很大,但因为这局棋是在纵横十九道的棋盘上展开的,和三国时邯郸淳的记载相违,从清朝人钱大昕开始,对它的真实性发生了疑问,百余年来争论不休。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局棋。
2 t& a+ {* [6 t4 b/ m& y" N; v
& [4 a2 c$ A; y" D+ r4 r我们认为,棋盘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这种变化要被所有的棋手认可,不可能在一时一处完成。新形式总是由局部到全面,逐渐推广完善的,而老形式也不可能一夜间在地球上完全消失。我们可以这么设想,纵横十九道围棋盘,最早出现于东汉,完成于隋唐,而纵横十六道围棋盘,到初唐时尚未完全消失,还在部分地区流行。如果这个设想得到证实,那么《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的真伪就不难分辨了。 5 c5 u( |! y. b& \& N ?' P& ~
, ~, H$ S6 L5 `5 n7 A, R( _
围棋盘由纵横十七道二百八十九路,改为纵横十九道三百六十一路,在围棋发展史上是一飞跃性的变化,从此以后的全部围棋史都将证明这个飞跃具有重大意义。 + Y4 A+ P5 u1 N) c$ h1 I
" {& T7 e; D: _/ m(注一)《西京杂记》
8 n+ @) b' L. B) `" k& ]" ?; g% k/ r
2 B# E Z8 `( L, U! W7 x(注二)《前汉书·陈遵传》 + ?* b4 v) [- Q) D, T2 [* D) v0 L
0 V7 K; T( N! x(注三)《西京杂记》 . n3 a' j. R/ x& }1 D
) V7 ^" | ^3 y7 c1 u+ }, S7 D& O(注四)《搜神记》
# d9 \: M* y# \. a+ p/ G7 c4 a* D2 q( A# ?0 q! E+ O; ^
(注五)《三国志·王粲传》 7 i' \( p6 O- V% G4 T& j
* S# W& X! R' V9 z(注六)晋·葛洪《抱朴子》 ) ^! D. }) p7 v9 b# D7 n
. l$ H7 ?( V9 G* D7 r/ \
(注七)《弈旦评》
5 _5 M: U7 D" g, J. u*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