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丰富而又多彩的自然界只有一种动物是既抽烟又喝酒的,那就是人。
为什么人会在这纷杂繁复的动物世界中作为一个唯一特例出现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是一些生活的个体。
猪狗牛羊的不是生活,是生存,所以它们不可以具有生活的特质——抽烟和喝酒。
猴子也会模仿人类去抽烟,去喝酒,可是。它们并不可以和人类相比,它们是单纯而简单的模仿,没有其他任何的意义。而人类的所有的行为都是具有思想性的,不是随便的任意而为。有一个人说过“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诚然,生活造就了人们的习惯,在人类的物质生活允许的那一天起,抽烟与喝酒就成了生活的代名词。
无论中外,酒在生活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把人们公共场合的宴会称为“酒席”。“席”指的是酒菜的载体,“酒”不过是“席”上的一样物品,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可见“酒”对华夏子孙的重要,在中国还有一个谚语就是“无酒不成席”,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酒”的地位。喜欢率直的老外更是直白,干脆就把聚会叫做了“酒会”,与会的人们在甘淳的美酒中畅所欲言,直抒胸臆。
成年人喝酒是因为忧愁,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年轻人喝酒是因为意气激荡,杜甫的一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梦好还乡”写尽了青春痛饮的激情。文人士大夫爱酒。范仲淹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浊酒一杯家万里。”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老百姓也爱酒,用清醇的美酒来滋润生活。舒活劳顿的筋骨。还有一个关于酒的传说,据说在北魏时,有个叫刘白堕的人,极善酿酒,很有名气。他酿的酒,味道香美,喝了令人久醉不醒。一位叫毛洪宾的刺史,带着这种酒去上任,路上遇强盗。这强盗喝了这种酒后,大醉。结果被捉住了。于是这种酒又被称为“擒奸酒”。当时还流传着这么句话:“不畏张弓拔剑,惟畏白堕春醪”。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酒的喜爱。
千年以来,滔滔江水般的酒水落入不同时期、不同人们的胃中,酩酊大醉的人们中,有的写出了空前绝后的书法,有的发出了千百年后还令人发聩的呐喊,更多的却是大做的鼾声和幸福的呓语。这一切组成了我们有哭有笑、多姿多彩的生活。也许是酒调剂了这单调的生活,生活也因酒的融入而有了新的元素。
与中华浑厚的酒文化相比,烟的身价非但显不出高贵,还有一些不光彩,“虎门销烟”早已成了我们民族历史的一块胎记。虽然彼之烟非此之烟,可也算的上是亲戚呀。但这些都不要紧,只要有烟在手,就让往事如“烟”吧,烟民们想。
喝酒是因为忧愁,抽烟则是因为寂寞。
寂寞是源于生活的空虚。生活的可怕不是我们面对的磨难,而是在历经磨难过后的空虚。无奈又无聊的人们选择了“烟”,在中国古代“烟”的意思原本就是气体,直到明代人们才把有形的烟草简称为“烟”。古人把虚空也称为云烟,即所谓的“过眼云烟”。用一种虚空来填充令一种虚空,希望获得莫须有的充实,这是对于寂寞中的人们无异于饮鸩止渴,危险的程度也就自不待言。
那么烟就是彻头彻尾的有害吗?
北大吴组缃教授曾说老舍是一个一手握笔,一手夹着烟的作家,在喷云吐雾中构思了一篇篇的锦绣文章。清朝的大才子纪晓岚也是一个爱烟的主,氤氲缭绕中创作出了与聊斋媲美的《阅微草堂笔记》。这些还都不说,假如你到了乡下,在田间地头,与饱经风霜的老农一起点一袋老旱烟,你就会发现,缕缕青烟中的满脸皱纹,全是对生活的诠释,又岂是写在纸上的文字所可以比拟的。
每个人都知道无论烟还是酒对人的身体都是有害的,可是还是没有办法回避,没有办法戒掉,就象是我们本知道我们追求的是虚无,却并不死心,总想弄到手看一下。这是人性的弱点,是生活的悲哀,同时也是人们最可爱的一面。为纯理智支配的生活必将是无生气,无亲情,无友谊的悲惨世界。
曾经看过一篇关于佛教文化的文章叫《烟酒杀生过》,它劝戒众生要远离烟酒,否则就要下地狱,还说所有吸烟饮酒以及传播烟酒的人都是九头恶魔的化身。这种说法难免有一些偏激,但一可以看的出普度众生的愿望。
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都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佛陀,自然没有认为“烟酒即是空”的佛根,但我们可以适量的使用,让烟酒成为生活的调剂品,而不是成为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