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6|回复: 3

梅花为何三弄?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4 01: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O/ o" `% E* s3 n- Q+ r# h# ~

9 Q1 l" m1 @3 K# D7 k' C* L      一 、梅花三弄(笛子)
  z  w9 P# \" q4 e  此曲?借物咏怀, , e4 A6 I6 Q$ M4 I! i( G* W
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 1 p4 c5 f$ o# D! G4 F; x* c
  
) L( H0 J0 G- E# S4 {; r4 `  二、胡笳十八拍(古琴)
, I' {1 [5 b3 W, ~1 c6 O. a' y, `* v% I5 I& f, T: P
  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反应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 $ N- H* ^2 y0 G8 E

) p" l' ]% ]% X, q  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据郭沫若说,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原是琴歌,但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器乐曲,称《大胡笳鸣》、《小胡笳鸣》。前者即为《胡笳十八拍》的嫡传。
& U, m1 T( j  q! {, E. G. q+ Z+ y+ W. B0 W* j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就是对该曲内容的概括。现存的曲谱最早见于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谱》本,称“大、小 胡笳”,都是无歌词的器乐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见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谱本,其歌词即文姬所作的“我生之初尚无为……”。音乐基本上用一字对一音的手法,带有早期歌曲的特点。从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两拍,都有一个相同的尾声,有受汉代相和大曲影响的痕迹。全曲为六声羽调,常用升高的徵音(升5)和模进中形成的高音(升1)作为调式外音。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 , ~7 S% ^  c% W% j2 {

3 S' T/ E0 r0 B8 l- @' u3 Z. r  三、汉宫秋月(二胡)
2 L: I  u: _0 t# Q
' L/ C# K4 e1 o" @, A6 ~0 t  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的情绪。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为二胡曲。据载,二胡是刘天华先生所传。《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 Q. z! M& O/ J& _5 C4 ?- t" V
* Z2 p! R7 Q& G" V7 p  四、广陵散(古琴)
  T5 C  R! l6 O$ z$ r8 i. n8 x$ ?# |- q0 H3 P# H
  汉魏时期相和楚调组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糟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又一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与正史有出入)。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1 Y( G( f9 o9 z; B& w. G! [
& G% V. `, N+ l: ~
  后人曾为古琴曲《广陵散》所加分段标题,有的以与故事相应的情节取名,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与这个悲壮的传说也确有不少相通之处。《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共四十五段。此曲早已绝响,解放后不少琴家才将它译奏出来。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
" \* s. J! _8 S, V7 |: U: L( k, `& I/ W3 k8 g& T
  五、高山流水(古筝) $ t* W! y5 [# S3 C
/ k! ^9 l2 Z9 e; f" ^) W/ \+ I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一首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乐曲。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 r# y4 h, g: S' i3 \' }( {) u6 y# k& _9 Z4 S# y( x4 {3 v; C3 u
  六、十面埋伏(琵琶) : e5 {+ Z2 S  @' W! U: D
8 b* u& y8 u* b& n! e" ?
  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争战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谱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1819)。明王 宝(1598-1662)《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5 `9 f$ i& _4 j- O3 H

7 o1 }  d3 E; M6 d8 E7 \* A; h  第一部分:
- c9 h7 F5 F0 f1 R  }" n) M: U/ Z( ]: X6 q5 a( s& d) L
  (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有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4 W' I* V$ n: `3 w
1 c" d" v% B$ k( O# R
  (2)“吹打”。
# Z1 y8 p3 a3 D. X5 |% S
6 }4 b+ G; C% q4 s3 Z  (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抹、弹、 ! Y7 r% J  B# H  F! H1 \: v
/ M/ p6 T& D* c. Q( t! f
  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
: w( g- ~! E' E7 r% L( }
9 {) R1 W9 i% g' O  (4)“排阵”。
7 \, G+ y5 L! R8 y6 u- J& m6 o( i7 K9 @; `2 H8 c
  (5)“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 {' p# b$ d1 Q) W$ v2 A  l# ~1 s" l
  第二部分:
& @2 T0 ^0 @8 ~+ R* N3 P* q- w  d) L4 {% P5 r
  (6)埋伏 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该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 Z! Y  d$ l) J' Z/ |) p

4 M: j2 U$ s, s  (7)鸡鸣山小战 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 i$ |  w3 G" Z2 v- C- @' H( e9 [# m/ i9 Q& q7 A
  (8)九里山大战 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 {4 y. N; l2 _  g, a$ M( b* h
7 f5 m: X3 [4 ?# M3 |2 ]$ Q7 D, k  第三部分: % Z7 g" d1 j) ], ]' U' a! J! p$ A
( W: u$ D! q6 d& B
  (9)项王败阵。
7 m3 H! D) z- `' ]3 @# r6 m% t$ g% j
  (10)乌江自刎 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嘎然而止。
' d' w& n# v# j3 a  x
1 h% U! w6 X$ A3 s# [  原曲还有:
  @; S5 w0 g& S6 h) c
/ J6 z: y- t$ Z; b6 f9 g  (11)众串凯。
$ t$ i% G* m. x. B; d
& V0 T# @4 D9 I. o6 G0 |1 D  (12)诸将争功。
7 q- D: L8 {3 ^" }8 O
- |) o3 l6 y0 `6 ?( W  (13)得胜回营。卫仲乐先生的演奏指“自刎”止,后三段删去不奏。今日诸家大多承用此
: ^1 D' k6 z4 {2 D7 W' @
: Z% @, T4 j7 n( J  法。
& U8 l& c: j( G. J+ _
. T2 @. B2 X; Q. Q. t  V& {9 C+ R9 W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 4 t0 y) ~0 r2 Y$ E
1 E( T: p4 g+ G7 ~
  七、平沙落雁(宋琴)
. D1 i5 S: C) v) x7 `* p6 p: l- [" ^* [
  明代称《雁落平沙》。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此曲琴谱最初载于明末《古音正宗》(1634年)。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不仅广为流传,而且经过加工发展,形成段数、定弦、调式、意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6 ~5 Z% C( ]' _9 {

" V7 c% E7 `# y( B3 h1 ~. `$ n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鹄鸿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诸城派的《平沙》,增加了一段在固定音型陪衬下用模拟手法表现大雁飞鸣,此呼彼应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别具一格。 9 q  f: [/ b, r3 f2 `

) y/ I7 V* H8 ?4 ?: Q  八、渔樵问答(琴、箫) & M( h' H0 r' k

& W/ @) P) Q4 G& y1 Z; o% t. q' X  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6 m1 Y0 U4 G5 _2 Z! c! i: b
- l" B2 ]6 ~9 w/ X! I! U
  九、夕阳萧鼓(琵琶、箫)   f& o6 [1 f& E

8 Z& h/ J# @  m+ V6 m$ t  是抒情写意的乐曲,曾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一九二五年前後,上海大 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最早版本是1842年的“夕阳箫歌”,1864年前成书的《今乐考证》称为传统琵琶曲《夕阳箫歌》,1895年被改编为《浔阳琵琶》时已将以来的六段编成十段,各段分别借用唐代乐府题名,至1932年改为民乐合奏,定名《春江花月夜》,情趣也由原来“秋意晚江别”而发展成比较健康向上,春意盎然,清新优美。解放后用乐队合奏全曲分成十段,犹如十幅连续的画面:1、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4、花影层台,5、水云深际6、渔歌唱晚,7、回阑拍岸,8、桡鸣远籁,9、 乃归舟,10、尾声
8 r2 ?* A/ R1 L) d3 Y( U; f0 e; `+ s$ V5 y% V6 j
  十、阳春白雪(宋琴) 8 s. E2 _* ?" T" U

! q; d9 y) N9 k) H  相传为春秋时期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琵琶独奏曲,亦名《阳春白雪》,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1 m/ P4 v0 q' U3 Y
/ f- t; d0 H1 W1 S1 G  历来有“大阳春”和“小阳春”(又名“快板阳春”)两种不同版本。前者指李芳园、沈浩初整理的十段与十二段的乐谱;后者是近代琵琶家汪昱庭(1872 - 1951)所传,全曲只有七个乐段,可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的乐曲。“起”部标题名为“独占鳌头”,使用加花、“隔凡”以及结构上的扩充和紧缩等民间常用旋法,使《八板》原型得到变化发展,并以半轮、推拉等演奏技巧润饰曲调,充满了生动活泼、明快愉悦的情绪。乐曲开头的八小节在后面循环再现,是全曲各个部分的“合头”。“承”部共两段:“风摆荷花”和“一轮明月”。在八小节“合头”再现以后,高音区展开的旋律更加花簇,结构也扩大了,情绪比“起”部更为热烈。“转”部包括“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三段,这是一个对比性的段落。
# p- N  h' w" X2 f1 X
4 X  H2 H# T# U2 q4 M! h  《八板》变体运用分割和倒装、变化节奏等方法加以展开,并在第六段中引入了新的音乐材料。在演奏上时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强音;时而用摭分弹出轻盈的曲调,尤其是第六段围绕徵音弹出的一连串泛音,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活力。“合”部标题为“东皋鹤鸣”,再现了第二段,并在尾部作了扩充。通过慢起渐快的速度,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并在每拍头上加“划”,不断增加音乐的强度,使全曲在强烈的气氛中结束。
发表于 2004-5-7 10: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介绍
发表于 2004-5-23 20: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谢谢提供,其中提到的《神奇秘谱》甚是诱人,不知有出处没?能否提供
# i! Z4 P1 o; T5 h! Q/ ~8 e览阅?qq 22709048 谢谢
发表于 2004-6-8 1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