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生活琐谈 (26)( D9 b. r' b( ~! c) g
" M6 c- M- m9 q" [+ A& N9 T C2.4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6)( ~5 ^4 F" [( i2 c# W
, M* ?7 `* }" X9 b- a 小时候听说上海有位财神爷极其节俭,没有私用轿车且不说,上街总是乘公共汽车,连出租汽车都不肯坐。可是他在上海兴盖住宅时却在大门外留下一块可供车房用的地皮。财神爷的朋友们不懂他的用意,笑他多次一举。他回答说:他自己虽然不会买汽车,既死之后他的败家子们哪会不买车?如果现在不把车房的地皮准备好,将来要买地盖车房时岂不是会被人大敲竹杆?看来,此人的发财并不是因为节俭,而是极有商业头脑。美国纽约市兴盖起来的时候,私用汽车尚不普及,盖房子的人的智慧大都不如此人,没有预先留下供车房用的地皮,以至如今想在纽约有块停车用的地,价钱会高得同其他地方的一幢房子相当。纽约市绝大多数居民因此而没有私用汽车,成为美国绝无仅有的缺车户。
3 g: f3 a \. d3 l9 A6 n 这当然并不是说纽约城里没有车,恰恰相反,纽约是美国交通最拥挤的城市。除去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外,私用汽车也不少,只是大都不属于纽约市的居民而属于外来人。外来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游客或出差者,另一种是住在纽约不远,有空来纽约采购、下饭馆、看表演、参观展览的。作者在普林斯顿大学居住时,就属于这第二种。在纽约开车,有时会有令人绝对意想不到的经验。某个周末,作者的车在纽约某十字路口遇红灯停下来,五、六个黑孩子一拥而上,不由分说便向车窗上喷洒肥皂水,然后七手八脚拿起毛巾擦玻璃。别以为这是义务劳动,美国没有学雷锋的运动,这是一种变相行乞,或者说变相勒索。说是行乞,因为有几双手同时在车窗外张开,等着你把钱放下去;说是勒索,因为没有人敢不放钱。如果不给钱,会有什么后果? 车窗被敲破? 车身被划坏? 轮胎被戳穿? 不知道,从来没敢尝试过。; Q4 I* K/ ?1 _4 O) B5 f3 F
美国第二大城洛杉矶是汽车大行其道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城市铺得极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洛杉矶居民的麻烦不是不能有车,而是非有不可。车多了,空气不免污染。这问题不限于洛杉矶,但由于洛杉矶背枕高山的自然条件,空气污染的问题尤为严重。洛杉矶与加利福尼亚另一大城市旧金山都极力号召上班族共车上班,旧金山的海湾大桥还特别辟了一条共车专线。过桥本是要收费的,共车专线免费,使用共车专线的条件是车上至少要有三人共载。每逢上下班时间,各线在交钱闸口附近总是挤得水泄不通,唯独共车专线畅通无阻。可见政府虽号召,响应却并不热烈。+ s, _9 D0 J8 m: K
除洛杉矶之外,以交通拥挤闻名的还有芝加哥和休斯顿。休斯顿之所以拥挤,据说是因为城市发展太快,高速公路的修建跟不上人口的增长。芝加哥人对于芝加哥之所以拥挤,却持恰恰相反的看法,以为是高速公路修得越多就越拥挤,因为芝加哥的经验是:每有修建新高速公路的计划,计划中的高速公路所经之地必然大兴土木建造住宅,高速公路一旦通车,路面立即为车所填满,让人觉得还须再修一条方才够用。对于芝加哥的拥挤,作者有过切身的体会。旧金山湾区的交通拥挤已经令当地人叫苦不迭,但当作者从旧金山迁居芝加哥后,才认识到旧金山不过是个小巫。美国人称上下班这段交通特忙的时间为“rush hour”,相当于中文的“高峰期”。芝加哥的非“高峰期”的拥挤状态同其他城市的“高峰期”相去无几。芝加哥的“高峰期”会拥挤到什么程度呢? 不太坏的时候,车辆可以名副其实地爬行;真正糟糕的时候,高速公路就成为延绵上十英里的停车场。鉴于号召共车上班不见成效,如今洛杉矶与休斯顿等地方政府定下法令,规定凡是在市区设有一定规模办公机构的公司和组织,必须指派一定百分比的雇员在家上班。在家如何办公? 通过电话线或电视电缆把家中的个人电脑同公司的电脑网络连接起来。美国人把这种上班法称之为telecommuting,是个尚不被字典收录的新字。Commuting 指定期往返,引申之,指上下班。大凡同“电”有关的词,都冠以tele,比如,telephone是“电话”,television 是“电视”。以此类推,是否可以把 telecommuting 译之为“电传上班”?这种上班方式是否会越来越普及,目前情形尚不明朗。管人的人大都持保留态度,管人的人一旦看不见被管的人,心里的不畅快不难理解。管人的人就是有权的人,有权的人觉得不舒服的事情,想要流行,就不那么容易了。
! u3 d& v! \$ ?9 Y+ i( R) D8 I3 i8 A#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