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柞里子 于 2011-7-25 14:33 编辑 0 O4 f5 G( Y( x" f b
7 u5 T# Y, Y1 F# v7 F- R
2. 生活琐谈 (21)& n7 Y! A Q2 n- k
1 r9 Q5 H. V3 F$ H/ ^: f# c$ _
2.4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1)# }( N7 Q% M8 Q% C$ D8 t/ k( X
% y% u& K7 g, c- y9 _) h8 _
生活在当今的美国,出门儿无车,恐怕是得效仿孟尝君的食客冯谖,感叹一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美国出门无车之难,难在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以有车为既定前提。住家同上班之地相去八、九十里,寻常得很;买趟菜跑上十二、三里,逛趟商场跑上二、三十里,更是等闲不足道。距离遥远且不说,往往公共交通工具缺如。因此,如果出门无车,名副其实寸步难行。( E; v/ r/ i6 A
如何会产生这样的前提?有人说是美国汽车工业一手造成的。以作者之见,把责任完全推卸给汽车工业,不无因果倒置之嫌。“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如果不是大多数美国人都像冯谖那样时时在做出有车的梦,汽车工业的本事再大,恐怕也不可能造成今天这种非有私用汽车难以生存的局面。当然,汽车工业起过极大的推波逐澜的作用,则无可置疑。! j( v1 R6 ^9 b
80年代之初,美国的汽车工业为“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美国”四家汽车公司所垄断。“美国汽车公司”规模最小,势力最弱,终于没能熬过8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被法国的雷诺汽车公司收购。尔后,其生产吉普车的部门又被克莱斯勒公司从法国人手中买回,成为克莱斯勒公司旗下的摇钱树。由该部门生产的“大切罗基”(Grand Cherokee)不仅大为畅销,而且简直掀起一个时兴SUV的新潮流。想当初,“美国汽车公司”沉没之时,克莱斯勒也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为何克莱斯勒不曾与“美国汽车公司”同时关门大吉,却反而能够收购“美国汽车公司”留下的遗产?基本上是因为美国联邦政府出面干予,从财务上予以担保之故。
2 p$ _8 Z1 A5 ^ f# U; k 不过,被美国舆论界吹捧为克莱斯勒公司救星的,却不是美国联邦政府,而是李·亚柯卡。李·亚柯卡何许人? 此人原本是福特公司副总裁,当时福特公司的总裁一职仍然操在福特家族之手,外界的传闻却预测总裁一职即将会由福特家族以外的人接替,而大众心目中的“外人”,正是李·亚柯卡。岂料福特总裁在卸任之前一脚把李·亚柯卡踢出福特公司门外,福特总裁一职的确落入“外人”之手,不过这“外人”却不是李·亚柯卡。正当李·亚柯卡忿忿然、悻悻然无可耐何之际,克莱斯勒公司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与斡旋之下,物色新人出任总裁一职。不少专家对克莱斯勒公司的生存不抱什么希望,李·亚柯卡却认准克莱斯勒公司是奇货可居,一经相邀便欣然上任。* R. J$ ]0 [, M& K9 ~8 s
李·亚柯卡上任伊始就宣称:既然公司亏损严重,他只领取一块美金象征性薪水。好一副临危受命,大义凛然的气慨!相比之下,被赛洛克斯公司(Xerox)请去救命的那位总裁,在谈身价的时候竟然要把女儿上大学的学费都写进聘请合同,简直是太小家子气了。当年纨绔总统肯尼迪宣布不受薪水,算的自然是政治账,这回富翁总裁李·亚柯卡领取一块的薪水,算的却是经济账,因为在只领取一块钱薪水之下还有下文。什么下文?他要分享克莱斯勒公司的利润。当时克莱斯勒公司的账簿上一片通红,找不到一个黑字,大大小小的债主都大眼瞪小眼,看着收不回的烂债干着急,哪有什么利润可言? 于是,无论李·亚柯卡如何狮子大张口,克莱斯勒公司的董事们都点头如捣蒜,应承不迭。熟料不出三年,克莱斯勒公司就无债一身轻;不出五载,克莱斯勒公司的利润就如春潮滚滚而来。于是乎,李·亚柯卡大发自不在话下,而且被新闻媒体炒作为企业管理的旷世奇才。3 y# n/ J1 w7 Y0 u
美国人一旦出名,立刻树碑立传,目的却不见得在于遗臭流芳,大多只是向钱看。李·亚柯卡的传记也及时出版,不移时便风靡全美国。当时共和党当政,一些不甘久居林下的民主党政客看上李·亚柯卡的风头,纷纷游说身为民主党人的李·亚柯卡出山,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一决雌雄。无奈李·亚柯卡对政治缺乏热忱,谢绝了政客们的邀请。他不仅无心卷入政界的纷争,即使在商场也颇识激流勇退之道。正当克莱斯勒公司的股票上升至顶峰之际,他在一片歌功颂德的声中辞去总裁之职。功成身退之时,据说李·亚柯卡从克莱斯勒公司分取的利润早已不下几十个几百万。算准了经济账且不说,更有锦上添花的好事在等着他。正当李·柯卡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时候,福特家族却霉得捉襟见肘,以至要出售位于底特律的豪华私第。产业易手之后,新业主的庐山真面目方才为世人所知,原来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被旧业主一脚踢出福特公司的李·亚柯卡。
7 k, K" i4 c; Y$ y 自从“美国汽车公司”覆灭之后,美国的汽车工业于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不过,美国的汽车市场却并不由这三大汽车公司所垄断。80年代初,最大的外来势力数德国。当时满街都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甲虫”( Beetle)和“兔子”( Rabbit),名副其实地大众化。有钱人坐的不是“奔驰”( Benz),就是“宝马”( BMW),也都是从德国来的进口货。其次数法国与意大利,法国的标致、西门卡,意大利的菲亚特都有一定的市场。至于日本汽车,不过刚刚挤进美国市场,身价低得可怜。丰田、本田与日产的小车子被说成只配给家庭妇女上街买菜,好像一上高速公路就会被美国的大车压扁似的。当时美国大号(full size)轿车也的确够大,足有日本小车两个长,一个半宽。不过,日本车之所以被美国人小觑,同车子的大小其实并没无关系。德国的“甲虫”和“兔子”不是也同样小得很么?怎么不曾被美国人小觑?真正的原因是美国人从心里没把日本人当回事,以为日本不过是小日本,哪配有本事在美国汽车市场侵占一席之地!8 y9 Y* q: w3 h! x9 X
车大自然费油,一辆新的美国大号骄车在高速公路上跑六、七英里就得消耗一加仑汽油,旧车子在市区内的耗油量之大就更不用提了。70年代末的石油危机令汽油的价格猛涨,为省油的小车创下千载难逢的机会。机会是天赐的,能否把握住机会还要看人。日本人把握住了,德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美国人都没有。德国的“甲虫”不能满足80年代提出的反空气污染法的要求,只能从美国市场光荣退役。接替“甲虫”的“兔子”,在舒适方面未能有所改进,在可靠性能方面却退步良多,凭借“甲虫”的馀荫行销了一阵之后就不再受人欢迎了。法国、意大利生产的小车既无新意,亦无特点,平庸得令人望而却步。至于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先是对小车市场视而不见,一俟发现有利可图,又手忙脚乱地推出粗制滥造、毛病百出的产品。只有日本汽车工业在设计与和性能上精益求精。结果,不出数年,日本汽车就在美国大行其道,俨然成为高质量与高效率的代名词。法、意汽车眼看在美国生存无望,先后从美国市场全面退出。德国的大众坚持不走,几经奋斗,终于起死回生。不过,那是90年代的后话。在80年代之时,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H) O& D# B+ f, z0 p"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