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生活琐谈 (9)5 [5 e$ q) s4 ~. a0 `6 y
! F" J* x7 _ l# G# W2.2. 饮食烟酒 (5)
' ~6 @" K) r8 i e# ?, h: u" E* Z
作者来美之前识一位40年代留美、50年代回国的学者,这人80年初来美国作学术性访问,作者问他旧地重游,印象之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说,抽烟的人少了,喝酒的人多了。不错,美国人除了爱喝汽水,也爱喝酒。不同的是,汽水是无论上班还是下班都喝个没完,酒则一般只有等下班之后方才能开怀痛饮。为何有此区别?因不少公司都禁止在上班时喝酒,在外午饭时喝酒,倘若令上司有所闻,即使不被解雇,也绝不会有益于晋级薪。不过,美国人的所谓喝酒,不是喝中国的白酒。中国的白酒再好,如茅台、如特麴、如五粮液,美国人大抵只会敬而远之。美国人大都只喝啤酒与葡萄酒。不过,不可因此而小看了美国人的酒量。美国人并非害怕酒精,只是不喜欢白酒下咽时的那股辣味。喝起啤酒与葡萄酒来,美国人大都有海量,非一般中国人所能及。中国人喝酒,大都喜欢就酒菜。文革时在北京看见非洲留学生喝啤酒而不买下酒菜,误以为是出于捉襟见肘的无奈。来美国后看见美国人喝啤酒也大都是空口喝酒,并无酒菜,方才悟出喝酒时就不就菜,只是习惯使然,与锦囊是否羞涩其实无关。
C c- D W: n4 o; S 美国最大的啤酒公司叫 Anheuser-Busch。Anheuser 是公司创始人的姓,Busch是第二代接班人的姓,这第二代接班人同时也是创始人的乘龙快婿,因为创始人无子,遂成了接班人。Anheuser-Busch虽然早已是股票上市的公司,如今的总裁仍然姓Busch,是仅有的几个创业年代久远而管理权仍然操在创业家族手上的大公司之一。有欧洲民族姓氏常识的人想必能从Anheuser 和 Busch的字面上猜得出Anheuser-Busch啤酒公司同中国的青岛啤酒公司一样,同德国有些瓜葛。事实上,Anheuser和 Busch 都是德国移民。不过,与青岛啤酒不同,Anheuser-Busch啤酒公司的啤酒并非德国风味的啤酒,而是典型的美国啤酒。% b- B. O6 D9 Q9 ]
Anheuser-Busch 啤酒公司的总部设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滨临美国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公司生产的啤酒名目繁多,最为流行的牌子叫百威(Budweiser)。2007年初,Anheuser-Busch啤酒公司的营业额为157亿美元,远在可口可乐的249亿美元之下。究其原因,恐怕是前者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度远在后者之下。看到可口可乐的饮料畅销全世界,Anheuser-Busch 不甘落后,也想把美国啤酒像可口可乐一样推销全球,却不料出师不利,在欧洲碰了个小钉子。原因是匈牙利生产的一种啤酒的牌子发音与Budweiser雷同。俗话说:“过江龙斗不过地头蛇”,Anheuser-Busch 虽然财大气粗,在欧洲毕竟是个外来者,与捷克啤酒产家争夺商标权的官司,以 Anheuser-Busch 败诉告终,致令公司不得在欧洲使用 Budweiser 这牌子。9 u# u- n1 d2 }' L; c- v9 W) ^
想打入欧洲的啤酒市场,牌子其实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看Anheuser-Busch有什么方法让欧洲人接受美式啤酒的风味味。美国味的啤酒同欧洲啤酒之间究竟存在多大的差异?行家们的意见是差别不小。据行家的评论,美国有一种叫做Anchor Stream的啤酒,可以同欧洲少数几个名牌货色一起列为啤酒的极品。可是,Anchor Stream在美国啤酒市场却名不见经传,除该厂家所在地旧金山湾区外,名副其实踏破铁鞋无觅处。作者在旧金山湾区居住之时,特意买过一箱Anchor Stream以享宾客。可能是因为品味过于特别,并不怎么受客人欢迎。除去啤酒本身味道上的差别之外,美国人在喝啤酒的方式上同欧洲人也有不同的讲究。同中国人一样,美国人要喝冰镇啤酒,而欧洲进口啤酒的标签上分明印着“摄氏10度左右饮用为宜”的字样。摄氏10度左右的德国啤酒喝起来很像是温过之后又放凉了的绍兴花雕。由这种喝法来看,欧洲人并不视啤酒为夏季的清凉饮料。
* r* \4 k- s* Q" q0 E2 J2 H 味道和喝法的不同,皆可能使 Anheuser-Busch 公司难以顺利进军欧洲市场,却不足以把欧洲啤酒阻挡于美国的市场之外。凡是有传统可寻的东西,美国人都视欧洲人的品味为上乘。从汽车到啤酒,莫不如此。舍得化较高的价钱喝欧洲进口啤酒,不仅表示有钱,而且也表示在饮食之道上有修养。于是,美国的高档啤酒市场自然就非德国、荷兰莫属了。有鉴于此,美国第二大啤酒公司Miller公司也买下一家德国牌子,啤酒其实是在美国酿造的,只是牌子和商标依德国之旧,以企混水摸鱼。作者初来美国之时,也上过几次当。不过,平心而论,该啤酒的品味不错,价钱虽比普通美国啤酒贵,却比真正的德国进口货便宜,所以,倒是可以说虽然上当却并未吃亏。在为数众多的进口啤酒之中,青岛啤酒既可以说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也可以说尚未有立锥之地。在华裔众多的大都市,即使在一般超级市场也可以买到青岛啤酒。但是,在其他地方,想要买青岛啤酒就非得去华人开的超市不可。下饭馆想要青岛啤酒,也除非是中式餐馆。可见青岛啤酒虽然已经进入美国市场,但仍然以美国的华裔为其主要销售对象。( F! B2 p# e: V- g0 j* l3 Q. h/ _
近年来中国啤酒销耗量大增,业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如此这般巨大的市场,Anheuser-Busch自然是不会放过。Anheuser-Busch 早已在中国武汉建厂,如今不仅在青岛啤酒公司有所投资,而且还收购了哈尔滨啤酒公司。因为在中国没有牌子纠纷,其主要产品早已一帆风顺地称之为“百威”。中国酿造高档白酒或啤酒,比如茅台、青岛,皆以当地的水源取胜。这种生产方式的优点,在于其他厂家难以仿造。可这优点本身也是缺点,因受水源的限制,不仅别人仿制不了,自己也很难扩大生产,更遑论到其他地区或国外去建厂促销。与中国的这种生产方式相反,Anheuser-Busch采用近乎提纯的水作为水源,啤酒的色、香、味皆取决于加工工艺,与自然水源完全无关。正因为此,Anheuser-Busch 可以在世界各地开工而保持其啤酒的品味几乎相同。窃以为这两种生产方式的区别,正好反映了传统作坊手工业生产思想与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思想之间的不同。
0 p; p, r+ {. I( T U+ f! D
/ S" | P( r* N5 Q8 j 除啤酒之外,在美国最流行的酒类要数葡萄酒。美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在旧金山东北湾区的几个县。因以出葡萄酒著称,这几个比邻的县被统称之为 wine county。中文大都把county译作“县”,窃以为对于wine county 这称谓,不妨译作“酒乡”更能传神。中国曾经转播过美国的电视连续剧 Falcon Crest (中文好像是译作“鹰冠庄园”),讲的就是“酒乡”葡萄酒世家的故事。故事虽属虚构,剧中那幢别具一格的庄园房子却不是布景,而是“酒乡”的实物,房子的真正主人也确为一位酿酒商人。密苏里圣路易斯县是美国第二大葡萄酒产地,这里的葡萄酒厂同Anheuser-Busch啤酒公司一样,经营者原本皆来自德国。1920年至1933年间,美国一度严禁酿酒,但凡有酿酒器具者皆以犯法论。该地产家不相信禁酒令能够长久施行,纷纷把酿酒器具运回德国祖家。经过十三年耐心等待,终于等到开禁,再从德国把器具运回,得以重操旧业,堪称用心良苦。葡萄酒厂大都是规模不大的家庭企业,也大都向游客开放,听其参观酿酒设备与免费品尝样品。免费品尝当然只是手段,目的自然是希望游客于品尝之馀采购几箱带走。8 P/ x/ R9 ]; ~( f7 v
欧美的葡萄酒从色泽上来讲,有红白之分;从韵味上来讲,有dry,不怎么dry,和不dry之别。所谓 dry,就是不甜的意思。无论红与白,也无论 dry 与不 dry,喝起来其实都略带酸涩,绝谈不上甜。初次喝欧美的葡萄酒,简直以为是兑了水的醋。不过,说来奇怪,在美国喝惯了这种酸涩的葡萄酒之后,再喝国产葡萄酒,反而觉得像是掺了蜜糖的果汁而不像是酒了。
, i: |4 I- X4 B: |9 i0 o 在美国贩卖酒类需要特别营业执照,在某些邦还须徵求左邻右舍的同意后生意才能开张。初来美国的时候,有不少邦禁止在星期日卖酒,理由是星期日是上帝的休息日,喝酒是对上帝的大不敬。真是所谓痴人说梦,星期六买的酒,星期日不是照样能喝? 可并没什么美国觉得这种规矩可笑,想必也是习惯成自然所致。90年代以降,这种禁酒令渐渐放松,如今很多超市仍然有星期日上午不卖酒的规矩,可见当年的禁令,遗意犹有存焉。美国各邦对法定喝酒年龄与法定买酒年龄也有规定,但也像对法定结婚年龄一样,各邦的规定并不尽同。结果,每逢周末,位于法定年龄较低的邦境内不远的酒店,往往就能因此而招引一大批邻邦不够法定买酒年龄的青少年越过邦界来买醉。买醉倒是合法了,只是不少人在酩酊大醉的状态下驱车回家时,因车祸而一去醉乡永不复返。有鉴于此,有人呼吁由联邦政府来统一规定合法的买酒年龄,奇怪的是,美国人的反应并不热烈,这类提议没过多久就烟消云散,无人问津了。
% o% I) z3 ~* d6 t0 D* H v
. P$ D3 t# q" W1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