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 a: P# E. |3 C% L1 K
. r; @' ^4 H- M, x; t" r/ f
; s# e) W2 Y" }" L( s7 p9 u* M) A1 T; h* f) k/ S8 ^
公子纠恨公孙无知,这是可以肯定的。这世上谁最恨公孙无知?不是公子纠,这也是可以肯定的。是鲁桓公夫人姜姬?还是齐大夫雍廪?那就不敢肯定了。/ ~5 {* c9 }- d9 ]! O( t+ Y
每个人都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身份。比如说姜姬吧,出嫁之前是齐僖公之女,出嫁之后是鲁桓公夫人,然后是鲁君之母,再往后是鲁桓公的未亡人。这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姜姬既是齐君诸儿的异母妹,又是诸儿的情人;既是鲁君的生母,又是鲁君杀父之仇。这就有些特别了。据知悉内幕的人说,姜姬早在出嫁之前就同诸儿私通。鲁桓公要是只悉这内幕,还会娶姜姬为夫人么?大概会照娶不误。为什么这么说?理由有三。其一,齐鲁世代通婚,早成惯例。私通之说属于没有切实凭据的流言,鲁桓公很难据此而拒绝这门婚事。其二,姜姬是个出名的风骚美女,英雄难过美人关,更何况鲁桓公碌碌平庸,并不是什么英雄!其三,诸侯的异母子女偷鸡摸狗的勾当屡见不鲜,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丑闻。再说,女人一经出嫁外邦,过去的情缘肉欲大都不了了之,并不酿成什么后患。鲁桓公的错,并不错在当年娶了姜姬,而是错在十五年后带着姜姬一同去齐国访问。诸儿与姜姬一别十五年,重新相见之下,居然旧情复炽,竟然大胆偷欢。鲁桓公近在咫尺,如何能瞒得过?既然知道了,又怎能不勃然大怒。姜姬挨了一顿痛骂,转向诸儿哭诉。诸儿在告别宴会上把鲁桓公灌醉,吩咐公子彭生抱鲁桓公上车时暗中将鲁桓公勒死,对外谎称鲁桓公心脏病突发,抢救不及而亡。姜姬从此留在齐国长住,公然与诸儿出双入对。公孙无知杀了姜姬的情夫,姜姬能不恨之入骨?; }. [' x* z! i$ _; X" v
1 Q. j0 l7 b- A. N% m雍廪之所以恨公孙无知,也是因为男女的勾当。简言之,公孙无知偷了雍廪的老婆。不过,不像诸儿与姜姬的关系,这是件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不止是不为外人所知,甚至连雍廪也一无所知。至少,公孙无知与雍廪的老婆对此深信不疑。一个保守得这么严密的秘密,我怎么会知道?是曹沫告诉我的。曹沫为什么会告诉我?因为曹沫觉得他与我之间应当无话不谈。曹沫又从何得知?曹沫早年不得意之时,一度在齐国混过,干过杀手这一行,又恰好与雍廪相识。雍廪其实早已发觉老婆与公孙无知有染,假装不知,暗中请托曹沫替他把公孙无知干掉。老婆被人偷了,居然还能发觉,发觉了居然还能装糊涂,这说明雍廪并不糊涂。至少,比鲁桓公要聪明多了。不过,以为如今已经身居大夫之职的曹沫还肯替人当杀手,说明雍廪的聪明也有限得很。曹沫把这秘密告诉我的时候,我就同曹沫一起笑过雍廪傻。
# D9 }) S4 H" @$ t! y2 Q
5 G: `! n9 k: K$ J, K7 J/ c不过,那是一个月以前,现在是一个月以后。我没有预知未来的能耐,没想到三十天内竟然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当时的公孙无知什么也不是,多少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把他看成是诸儿坫板上的一块肉,只有听任诸儿宰割的份儿,谁能料到他如今竟成了一国之主!杀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家伙,能有什么刺激?没有。杀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家伙,能有什么利益?也没有。杀一国之主呢?能有比这更大的刺激么?没有。能有比这更大的利益么?也没有。有没有刺激,那是对曹沫而言。有没有利益,那是对鲁君而言。先刺杀公孙无知,然后再护送公子纠回齐、扶持公子纠当齐君,鲁君能从中得些什么好处?好处为数不多,只有两件,份量却很重,重得令人难以拒绝。哪两件?其一,齐鲁边境全线朝齐国那边推进三百里。其二,齐鲁之间签订攻守同盟条约。我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这两件都是我替公子纠拟定的。无论是刺杀公孙无知还是护送公子纠回齐,曹沫都将是主角。充当这样的主角不止有刺激,而且有功劳。当然,那是说如果成功的话。
# Y9 c" w" A% o7 Q" B$ P& k8 J* V# W
( f/ w6 ~, w3 C' i3 s1 U+ s4 C1 b' U: x" x+ R
“你说这事儿能成吗?”曹沫问我。5 C# | D" S, l- B! G
* l! L2 D! g5 I+ z! {% j9 h' b曹沫为什么问我?因为我在同曹沫的交往中,不仅让他知道他的剑法比我高明,也让他知道我的心计比他高明。朋友关系其实也是一种买卖关系。你什么都不如人,人家不会愿意交你这个朋友。你什么都比人强,人家也不会愿意交你这个朋友。有买有卖,才能有来有往。这事儿如果成了,我是获利者之一。这是明摆着的事,曹沫当然不会不明白。既然如此,回答他这问题时最忌讳的,就是不假思索,张口便说“一准成”,“错不了”一类信心十足的话。我要是这么说,即使说的是实话,也很难令曹沫信服。他或者会以为我是利令智昏,或者会以为我是不顾他曹沫的得失,只捡好听的哄他。于是,我就先做了一番深思的样子,然后问了一个预先想好的问题。“预先”两字是关键,问题要是临时想出来的,很可能不深刻。不深刻,就与“一番深思”不吻合。不吻合,就可能让人看出你是在做戏。/ Q& | `3 v$ b3 D4 a
) P$ M6 b9 V U1 B! G5 Y“你当初是怎么回复雍廪的?”我问。
' S. U& C4 x: U8 P O7 z: O; `
* P! E4 I# F& m4 _! v) j- h$ Y乍听之下,我这问题与曹沫的问话毫不相干。貌似毫不相干,这就必然是深思之后的结果。曹沫听了,半晌不语。当然,这不是因为他忘记了他是怎么回的话,是因为他在琢磨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我不动声色地瞪着他,更让他觉得我的问题高深莫测。
: u m7 ~ H9 F/ ?1 h+ U9 R2 H) c$ ?2 q8 E* M @5 i |) t
“我根本没有回复他。”半晌之后,曹沫终于说。. m1 P/ f$ k( X0 T; ?: N
$ _& A- g2 A d& s# ^+ g
他一老一实地回答,没有反问什么别的问题,这说明他并没有琢磨出来我为什么要问。他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他当时把那事儿告诉我的时候,说话的语气就透露出他根本没把那事儿当成一件正经事儿。
9 }* [0 E* P6 M+ Y% \7 v& l1 N! D, B% B S
“很好。”我只说这么两个字,没作解释,我想叫他再琢磨琢磨。2 ~+ s$ ?0 C3 f. g) _& F3 w
m& H+ C+ X6 \4 t( w7 V7 s3 k
“什么意思?”曹沫没有再琢磨,立即反问。这说明他已经失去自信,不想再浪费时间了。; r) _) r( Q% b# v( {
) c& v+ G, V/ f1 I; p- A“你如果已经答覆过他,你一定是拒绝了。对吧?”% R2 }2 X7 R ?( R3 s0 `6 a- D' r4 L
( {1 S4 l( T$ x3 B6 F- Y) k3 }3 Z: _
曹沫点头。
( P* S* W2 A5 ]) J
% F" _( }2 k/ p E% G“既经拒绝之后再去找他,说愿意干。你总得做点儿解释吧?”
, i& p+ B0 Z# I& |
6 y8 i- }" `' g0 _0 s曹沫又点点头。9 K, n3 X, V, j/ [7 R5 u3 |
7 k' U5 W8 }4 U! j. J“这解释是不是很难做?解释做不好,人家就会猜疑。凡事让人猜疑,就难有成功的把握了。”
) g) `3 N3 c) a9 V3 e/ S0 ~! l/ U, a& ~. b
听了这话,曹沫没有再点头,不过,这并不是说他不同意。他笑了一笑,说:“说得好。你这说法正是‘以退为进’,对吧?”
5 s. y# X* {5 [; d/ R0 {
/ s$ s' w0 {0 _9 d3 D& `曹沫新近从我这儿借了姜太公的《阴符》去读。《阴符》一书是姜太公对种种权谋诡计的归纳和总结,其中第十三计是“以退为进”。曹沫想必刚刚读到那儿,所以立刻想显示一下他的心得。( B6 I* M \( m) J; J+ z. F
. y c& j+ k) m5 D& f5 e0 K“什么意思?”我装傻。
0 i8 W% W1 P. J0 n( d* C- q: P" P; P' z6 k& o& c9 W
“你装什么傻呀!你的意思难道不是说:既然我还没有回答他,我就用不着做解释。既然用不着做解释,他就不会怀疑。既然他不会怀疑,咱就一定能成功。对吧?”) W I2 v1 j6 S3 q2 U; K$ w
% ^/ |1 }0 m2 _$ n' ~
曹沫这推理有点儿毛病,不过,这并不说明他傻,只说明他很一般,因为很多人在推理时都犯这毛病。我当然没有去点破这毛病,这毛病正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我就兴高采烈地说:“可不是么!你还真行!多少人读《阴符》,读一辈子都读不懂,你是一看就通!”; f, ^/ P5 X. ~% I
& S- W3 X+ R) {" _! C# P7 N8 y曹沫笑了一笑,笑得得意,也笑得克制,他不是那种得意忘形的人,他没有因为听了我这句捧就忘了他还有问题要问。
$ v" f0 |% g) z# h" y' P
( n) u! S& f& r0 n X/ z1 h“雍廪是一个月前派人来找我的,现在才答覆,是不是晚了点儿?”曹沫问。
$ q& {( R; ^: o# O! M0 M
' \8 w0 M, }9 {6 Y' U“晚是晚了点儿。”我说,“不过,这并不难找借口敷衍。比如,你可以含含糊糊地说你不巧挺忙。”
5 U/ b9 r! X, u' i/ J! q$ {" V
" h2 @5 p/ i- u! ]# \" i+ U+ D“含含糊糊?”曹沫瞪着我。显然,他不明白我用这四个字的用意。
7 o9 E7 o& F8 i3 R7 K/ {( O
: R2 u3 R, B, B“有时候,话要说得明白,不明白,人家不信。有时候,话要说得含糊,不含糊,人家不信。你是鲁君的左右手,办的事情大都牵涉鲁国的机密。雍廪是齐国大夫,是外人,你能把你办的事情一清二楚地说给外人听?所以,你越说得含糊,他就越相信你说的是实话。”; U# r2 m4 E( C
1 `- i8 N* F: O8 b& k
曹沫想了一想,说:“不错,有道理。说得好!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X* s9 i, w) I) y
}' Y' q1 Y2 a b: i' j
我说:“别急,咱不是还没谈好价钱吗?”) s$ O0 o' g) J# u, _6 ~' @
- h; e% }4 d- X6 U1 j" E“雍廪开的价是黄金百镒,白璧两双。”
) O9 O) e2 z9 V; K! H! d3 ]* I; |: w8 V: G, E
“你打算接受这价?”
( y( T" D/ M. ]; i3 I, _! \8 m$ D& T' ^ p# j5 D! \7 J
曹沫点头,说:“这价钱够可以的了。”% ?, f) G* q6 x* y- s! M( r
; s( q! L% f3 i
$ T- N4 k2 O2 g- B2 n
我摇头一笑,说:“加倍!”
$ d) G) u/ D( n3 A
$ F# v7 S* R: X4 H- `2 E1 N, N“加倍?什么意思?难道你也想要一份儿?”
" U( S7 E) i; G$ g: n! m1 e" d5 R; Q3 m
“这买卖你本来不屑于做,也不敢做,因为有失大夫的身份。如今却成了鲁君交下来的任务,光明正大。这转机是谁造就的?是我!我难道不该得一份儿?不过,看在你我交情的份儿上,我分文不取。”3 G+ C8 v& c3 Y0 O( e$ H ~
5 C, k; j+ ?* h5 ^: ^$ i“那你为什么要加倍?”
' c; Y/ b. k4 W6 E. t
( d. ]. Z7 n; r, _: I9 i4 e3 s9 q“做买卖是不是应当公平交易?”8 q; l* N- D1 R2 a( |
8 K- ^ i" s% d3 n* k4 z; ]5 Y曹沫点头。
8 t" k+ E+ ?, V3 ]4 _4 G; ^( [; j7 \- Y- u& e6 ?# Y* u
“公孙无知如今既为一国之君,想杀他,难度是不是大了?”
) @% s2 m1 K( A# i2 X$ F" N
) e8 w4 Y' P0 S: O* v$ G“不错。”
$ A: } j. f8 J( B' x8 h0 G, ~; { I0 X$ ~7 E- Z! Z
“难度大了是不是应当加价?如果你不加价,你是不是有些傻?你曹沫有傻的名声在外吗?不是没有嘛!既然没有,你又不加价,雍廪会怎么想?他会不会怀疑你也想杀公孙无知,正好利用他雍廪提供的机会?如果他这么设想,他会怎么办?他很可能会找齐国的大臣商量。对吧?这么一商量,咱的计划能被人家猜出来么?也许会,也许不会。不过,咱不能在这上赌。万一被人猜出来,事情就不好办了。”我说。! K: T1 w) W1 t+ ]& H, V
# |% ~( r7 o; T+ `! n“为什么?”曹沫问。
9 K& Y; k X3 F9 [2 I4 |; n1 c! S8 z, ^( U5 F0 P
“因为齐国大臣之中最有势力的是高奚,这高奚呢,偏偏是公子小白的朋友。他要是知道了咱的计划,还不会通知公子小白同公子纠来争这国君之位?所以嘛……”% l. D8 z& g5 c# k
& i+ \! h" z1 {% v
说到这,我故意打个磕巴,给曹沫一个插嘴的机会。' c6 U9 n" q% u2 Y
/ r2 O- n& Z2 Q4 C
曹沫没有令我失望,他抓住这个机会插嘴说:“所以我必须让雍廪深信我只是因为贪财才肯做这买卖的,对吧?”6 x% H8 J+ c' W
7 B% {2 F0 v2 Z, D我站起身来,拍拍曹沫的肩膀,说:“走!咱去春满楼喝几杯,你做东!”, o' t: G8 [. Q. X! b5 _8 w
" {: q0 a- j, q
我毫不客气地叫曹沫做东,因为我刚刚替他挣了黄金百镒、白璧两双,如果我不让他请客,他心里会不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