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 b6 v& _& a5 n. I& C! i6 V. V& {0 C2 D! G; b. i" x5 S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 q# ?2 v) D& q" L, A; Z
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
9 D4 K6 `. X3 P9 j. ]; ]$ r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
! {% z8 [0 n8 l2 ~# E L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7 s8 m+ d* _( R. P
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U9 @8 m; O% u4 w+ {$ b
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 s0 F2 B" b: F- h& L+ A
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 K. r. n0 V8 U: F" G
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8 w; Q/ i; z" m9 \5 W' ^( P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
) m, U3 `, ?8 H9 Q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
( j4 z; _ |- c; I ?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 `! _$ A6 T5 V4 ]- P
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1 f7 C- ^% l+ M8 l: |
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4 C: K0 D- G# o- C& j, R
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
. j) [* Y! d ^% a% P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 K0 r0 g9 z3 X) g* J
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
& h. w* j4 Q' U" P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t( R" C& f: a& a
! J1 E. t: @. `) h
現在金剛經講到第十七品了,梁昭明太子下了功夫研究,把它分成三十二品,現在
6 h! y3 c/ c. m7 V7 s已經講完第十六品,剛好是一半。一半就是半斤,半斤就是八兩,二八就是十六了,一
1 e7 I6 s+ s9 u$ E: n半一半。這一半講完了,下面還有十六品,另起爐灶,這個分類是有一個道理的,不能4 @0 ~; ?9 v1 x% z3 E' g% X; X7 t
不注意﹔這不像我們現在寫書,高興寫到那裡,拿個數字隨便來標一下就算了,這裡研
2 O6 F) d3 [' W% N- \! }究的,同易經數理的哲學,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現在第十七品,回轉來,又是一個新0 O+ w: ]' w0 h9 T+ G
的起頭。# K4 w6 `! R0 n, U
- H* m) @0 Q$ ]' e; W s
發甚麼願
* D( @6 W+ A( k' \& T9 x
+ d7 m( Y$ |1 d& r%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 A1 j1 Z l R
云何降伏其心。】
. n5 q0 I: X9 i x* L& k* M9 y- `9 b
你看,又回頭了!又是老問題,這個須菩提也同我們一樣,夠羅嗦的了!金剛經一
; a; ?+ t) s8 T$ D開始,他就問佛這兩個問題,佛一路給他講下來,講到了現在,他老哥是等於為我們問9 t/ F. p2 T# |4 s/ c9 Y
話,老師啊!我還沒有懂咧!他說一個學佛的人,剛剛要發大乘心,要想成佛,想明心
- ^$ i L) h+ ]% S# V見性悟道,「云何應住」呀﹖我的心定不了啊,怎麼住﹖住在那裡呀!「云何降伏其7 L- _7 h" _+ \- _# D/ h7 `
心」呀﹖我的思想煩惱多得很啊,怎麼把它降伏下去呢﹖還是這個老問題。你看,很滑
( Q8 ?0 U; u L1 x# T. r' D! e* @/ Q稽吧!假使把它當一個劇本,不要當佛經看,這個演員夠羅嗦的了!3 k. ]. P$ D1 m+ _( P/ c
7 G, [* m" @( K f i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4 n+ T2 V' i. @2 {; u& E) Y. p7 ^5 Y
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 a/ v4 Z% z O& z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6 d1 U. C; V4 d6 c8 ]
5 k, Z6 G, e1 o7 F0 ^ Y: R( E" u 還是老話,不過這老話很不同啊!這個話裡頭有骨頭。當金剛經開始的時候,佛對9 k/ ~# Y) Z1 Z, |9 F2 F6 I
須菩提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善護念」,「應如是住」。這裡答覆的不同了,他告訴須菩
+ q; s' N. K& V提,一個準備開始學佛,想求大徹大悟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當生如是# E" u* {8 K' D! r, `/ ?1 x
心」。如是心是甚麼心呢﹖這就是佛家講的發願,立一個志向,發願就是立志。立志做
& n( N; q& l( w, x. v1 i+ k9 u甚麼﹖「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我要救世界上一切的眾生,那些在苦惱中的眾生我都要
. O5 x; {, e9 o( c救,滅度他。+ b& H, _/ I) e6 f
甚麼叫滅度呢﹖使他離苦得樂,進入涅槃。所謂涅槃的境界,就是離苦得樂,滅度, K$ a: t" T3 B& X& u: O
就是這個意思。你不要看到滅度兩個字,以為是把他砍頭殺了,那還得了!滅度就是涅- |9 l& u( `1 u: W* Z. z
盤兩個字的翻譯,是形容辭,走入了寂滅、清淨的境界﹔是回頭是岸那個岸。這個境界
, z! @; ~, D k: X% |" M也就是離一切苦,得究竟的樂。要想學佛,第一個動機,就是要有這個心。
/ Z) R! I( _4 s8 H/ H1 _# c" ] 其次,「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事實上,你度了一切眾生,$ ^0 `0 e2 ]- Z. O
做了就做了,心裡頭並沒有說,我已經度了那麼多人了,如果有那種心理狀態就錯了。+ b& J2 `$ Q" t3 l$ X: \" G$ F6 O
前天有一位同學告訴我,他媽媽生了他們十六個弟兄。我說這個老太太真偉大﹔但是儘
5 i8 D2 c# |$ E, _管老太太生了十六個,最後走的時候,實無一可生者,還是等於沒有生嘛!怎麼樣一個
$ Q* M8 q9 ~$ ]人來,還是一個人走,對不對﹖每一個人都是光光的來,光光的走,來的時候很不高興,
) y# Q* y5 O3 w/ l' G一出來還大哭一場,走的時候自己來不及哭了,別人幫他哭。更妙的是小孩子生出來就
3 l. ]1 v! R$ c o" V3 A0 d是抓,捏著拳頭抓。個個都想抓一把,抓了一輩子,抓到臨終沒辦法了,只好放手。普
9 t' X, m- w4 R9 a通一個人生就是這麼一個境界,做了一輩子的事業,生了一大堆的兒女,最後,實無一
. x1 c3 a# q. A事可滅度者,一樣都帶不走。 A& r2 ?8 ^7 m! J; ^ t7 m
佛說,由這個人生可以了解到,學佛的人發心度一切眾生,救了這個世界一切眾生,
2 m( y2 \. B8 U' f$ `) K心中一概不留,認為是應該做的事,這就是菩薩道,是菩薩發心。如果今天幫了人家一; T* J- D( ~9 X* Q- C3 i' G
點的忙,心裡還念念不忘,還希望人家恭維一下,那就完了﹔不要說學佛不行,做人都; e$ l" `7 b2 L
不行。所以說,學佛的人,要這樣發心。( Q# D" ?/ B+ G6 B9 {
他說甚麼理由呢﹖告訴須菩提,一個學佛修菩薩道的人,只要有一點自認崇高,自- M0 Q" P; y' P8 s* J$ F
我的偉大,自覺了不起的話,他已經著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這樣的人,- U/ w: N; y- {2 U# h
佛說,完了!「即非菩薩」,這個人夠不上是學佛的人,不是真正行菩薩道的人。中國3 ?% I* R, b7 v, J, e A
文化也講大公無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救盡天下蒼生,心中不留
& K+ i4 b+ O5 F) j0 P一念,這樣才是大公無私,才是菩薩,否則,佛說即非菩薩。8 W8 U: B6 s6 E4 I
) U; U8 l( c/ F# x* d) a 然燈佛所得甚麼
+ Y3 }3 j, i) V( B
, t) V9 B/ ^) D5 r2 S$ ]% p【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 S \9 F- G$ t: v- j- G- a% c# U4 Z3 J) e/ f, ~
「所以者何﹖」這四個字就是說甚麼理由﹖他告訴須菩提,你們天天想悟道,明心
! o, h% ]! Q& N. G5 F0 ]見性,大徹大悟,我告訴你,沒有一法,沒有一個東西叫做道。大徹大悟就是悟到一個$ p1 X" }6 F: ]$ S# D* d5 k
沒有東西,你覺得有一個法可學,有個道可得,你就錯了,你已經著了我相、人相、眾+ s! k" O/ Z* U5 n/ z6 w0 k
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悟道時候的偈子說:7 n' Z( e! W4 n( h/ x: q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6 ^" E) t& Y" e. x3 {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8 f( |* A7 J1 G3 y# V8 Q( |
就是這個道理,沒有一法,可以使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8 u" L7 [5 J6 d( X
& D0 m D; D6 Q9 l, a【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 L! g# u. |* I: c |* B' Y/ {+ }
尊。】
k1 S, Y: a8 J; \9 ~0 F; I: e4 F9 i. ]' b% T( f
佛問須菩提:當年我在然燈佛那裡開悟的時候,你想一想,我真的得到一個東西& n& ]* i# u! a) n! }, L0 ~
嗎﹖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多大多小啊﹖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甚麼東西嘛﹖0 j) J" r3 T2 ^
他說,你想想,我得到一個東西嗎﹖須菩提說:「不也。世尊。」須菩提很懇切的回答,
( ^% p2 a* U$ W% @, t" y據我所知,你悟道的時候,了無所得。這是真正悟道。
" j T4 o( K- u) b7 H" S7 X2 k: l% P) I( F
5 B1 |1 p- N% h/ S g【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Y2 V& `% B7 b8 N' n% R% V" J3 e( Y: C9 V3 J' H
須菩提說,假使我的理解沒有錯的話,我跟你學了那麼久,了解佛所說佛法的道理,
# g' m! b0 w0 T佛當時在然燈佛那裡,並沒有得到一個甚麼東西,叫做甚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沒* O' U6 U% P: n# }
有得到一個叫做甚麼大徹大悟的東西。所以須菩提答的很清楚。但是須菩提說我沒有證# j( ] L& d/ R$ x+ [5 |
道,我的了解是這樣,不知對不對﹖
5 z$ }1 n8 X; i0 F4 z8 D/ ~$ s3 l0 A; j: C7 Y0 L) S
【佛言。如是如是。】8 q& y5 b C$ N/ U- C
; H* j5 D( M r; {2 H! D8 q
佛就說了,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這樣究竟是怎樣﹖所以啊,真正你們要學禪宗,; j) p0 m4 o5 T* Q* _& v
這就是話頭,「如是。如是。」這一句就是話頭,你參通了就對了。天天只要參「如是。
. C2 z+ x7 [1 z0 G4 C) g! c4 F) b如是。」不過也不要搞錯了,明朝末年,有一個名妓叫做柳如是,她姓柳,採用金剛經
! h) O2 I6 N- r3 G5 z& ?! p如是兩個字作名字。「如是」是佛說的,翻成白話文就是這樣,佛這是給你話頭參,這2 Q" i. ~8 ~: t8 p3 }% G+ L8 R
樣就叫大徹大悟。$ a% W" G5 k: ~; Q+ I
5 p' k& |0 j9 X+ Q
【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 J1 d! I L# J3 T7 k+ j3 |
/ \1 h e& }9 K4 a. A. R" L 告訴你老實話,真正的佛法,並沒有個固定的東西,你如果得到一個固定的東西就
3 R m1 ~+ a4 s1 E是錯了。實實在在沒有一個東西,身體都沒有了,連感覺都沒有了,所以五蘊皆空,連
5 Q- E. l" N: c E% a光也沒有,色相也沒有,一切都不可得,這個時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徹大悟。
& {, D$ T, S; L& w% y# ?
- l$ Q! _2 k8 |, d; s5 k, f( e1 C【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
3 L3 g+ Q1 P! R" B5 F7 C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4 S5 i, |+ M. |* _% e2 F! m
5 o) b1 {2 p1 H3 n% w N/ @" p 他說假使佛法到了最高處,有法可得的話,當我悟道時悟到有個東西可得的話,那
- b8 I* O) G- e9 ~麼,我那個老師然燈佛啊!當場就不會給我授記說我將來之世會大徹大悟了。授記是佛
* k4 H* H8 b6 r3 a3 U教專有名辭,悟道的古佛,當弟子悟了道,他就在前面摸摸頂,所謂灌頂,撫摸一下授9 C0 k. ?' K8 w8 s* C
記,說個預言,過多少年後,你在甚麼世界成佛,打一個標記,這就是授記。0 v7 d F; h7 Y+ J
) K! G/ f% f+ E5 W" \& p; z
然燈佛為甚麼授記- F! o5 B7 c4 p. a. M
. A0 \5 L3 `1 W+ O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
" n1 g4 v, S6 x. t. x5 V& m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2 ~1 F1 p: _! y% `# X" Q( M" y
4 b8 z& g% f) }. ~' L( a& o 當釋迦牟尼在然燈佛那裡悟道的時候,實在沒有得到任何一個東西﹔所以然燈佛當
9 J9 }9 o0 Q% q0 Q0 r8 r) K! k時給他授記,你於將來的娑婆世界成佛,你的名號叫釋迦牟尼。我們經常說,不要以有% }9 o5 `& }( u+ ?! h( Y/ i
所得之心,求無所得之果﹔大家來學佛,都抱一個有所得的心,求得一個無所得之果,
1 D! N6 q* M. b; Q+ a) L那是基本錯誤。佛就說:當時我得一個無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燈佛給我授記。
: \0 _. b- j+ }. Y N好了,現在問題來了。
: B8 [, E9 j2 `' J% @2 x8 K; l: i6 e' i4 x" b9 D, I% h5 Y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A9 {9 f! n" D2 Z9 ^) @% k3 ~
" a; Q: J8 j6 g" d! t
這是重點啊!大家學佛的人千萬記住!我們學佛都是拜佛,佛也叫如來,天天磕頭- l! T- `& Y, K
求如來保護,為甚麼中文翻譯成如來呢﹖中文翻譯得很妙,如來,好像來了,對不對﹖
7 M3 r. j# S! B1 O: ^5 B0 Y z2 g. g「如」是好像,如來,好像來了,但是根本就沒有來。如果說沒有來吧!我們看電視的% Q; \- O( U. S" t
時候,那個電視上的明星,是不是到你前面來了﹖事實上他沒有來,他是如來,好像來9 t0 K, c$ I; `% r; t; _
了。你打電話的時候,那個人是不是來到耳邊上﹖他沒有來,可是他是如來,好像來了。
& v! v/ W: m3 l所以如來在那裡﹖佛在那裡﹖佛就在這裡。你不要另外去找了,你的心中,你的身心內" R0 t( F$ c6 \! g; O8 R$ u
外,隨時有佛﹔只要你自己能夠找到,你就見到了佛,也是見到了如來。
" w# v+ b& ]9 e; S' K 這裡怎麼注解﹖「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這一句話最重要,學佛法千萬要記住。大6 ?8 y- k5 \9 Z! W, o* I; h7 }
家學佛的人,都帶有宗教性,佛在那裡﹖佛在佛堂那裡﹔佛在那裡﹖佛在廟裡﹔或者佛% ]1 |+ V7 T9 @/ G6 l& t2 y
在西天,那就糟了。佛在那裡﹖佛就在你那裡,「即諸法如義」。世間一切法,都是佛
% h! g5 l- u. x4 ?法,沒有那一點法不是佛法,任何世間法,正如中庸所講:「夫婦之愚,可以與知" g( P# j) Z& ?' f
焉。」就是如來,都可以到的﹔隨時隨地的任何一顆灰塵,清淨的地方,髒的地方,處* v' s2 c+ c5 x
處佛在現前,這就是如來,所以叫諸法如義。這一點特別要注意。
8 I' G/ I! n% Q+ _; @7 r: J0 k/ B8 e8 z/ x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v, C2 m8 X" z5 s: y# u1 F' ~
提。】8 E O- @3 b+ z6 b. h8 k
0 v$ }# i% W( }5 I6 G8 w. n; U8 F 他說:假使有人說,佛在菩提樹下七天成道了,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告
- H2 j. `$ g4 y* \訴你,須菩提,真正開悟的那一天,佛並沒有得到一個甚麼東西,所以叫大徹大悟,悟
. W Y8 O0 i1 l! u' @+ k; U9 X道了。) ] _, i9 |9 z% |8 B
% f# n/ c. S7 M, f9 y: R【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 Y" H; Y: { x# ?' o3 M
; V$ v( I6 V* n. b0 M! X5 t 你說,甚麼都沒有得到,那何必學佛啊!我們本來也是甚麼都沒有得到嘛!人家都 L0 ]& R8 h1 k# M2 w4 F; o+ t$ l
說學佛學個空,大家自己都不用腦筋想,如果你用腦筋想,還要去學個空﹖我本來空的8 z+ a) {1 C3 K& ?& L$ _, o2 p
嘛!何必還跑到那裡去找個空呢﹖對不對﹖如果說佛法是學有,那跑去學學還有點味道,8 c* ^8 |1 u! h6 ~, z: b
去學空,學空還跑那麼遠的路,跑到山上,到廟子找,那個廟子又不空!學空又何必
) o5 | J+ y8 C4 `4 [) ~$ }* L找!本來就空的。但是佛告訴你,不是學空的,也不是有的,「是中無實無虛」。無實
6 l. t% q3 H0 C& T就是空,無虛就是有,就是普通經典上講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金剛經不用非空非/ g' h7 |% o( Q( w0 v \: L
有的字眼而已。* |, f O7 o5 ~( @2 c T
1 Y' Q" u. ^2 ~: Y) w
一切都是佛法
( ^2 d8 B `! t- T0 \. q7 p5 H N( Y! y2 |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1 e0 `* }, f1 o7 n
1 j# b0 v& f M4 V) s
一切法皆是佛法,任何法都是佛法。有些人學了佛以後,非常小氣,皈依佛,不拜' h7 [2 H& x, c& d5 C) e
邪魔外道。我有時候到鄉下去,看到土地廟,那個土地公是用泥巴捏的,我也很恭敬的0 d' D# a4 y' V
行個禮。人家說你學佛的人,何必呢!我說我不管那一套,活著做好人,死後還做個土/ J4 L/ v4 Q1 l1 K
地公,我還不一定是好人,死後土地公還可能管到我呢!我先結個善緣不是蠻好嗎!你
% M0 c( I$ f4 v C6 Q1 \& \們學了佛,皈依三寶,就了不起了,你自己才是活寶呢!這是真話。
) n$ W9 D: S$ L+ `+ I; D7 B/ J! n7 M 所以真正的佛法,對於世間出世間一切,都是恭敬的,這是佛的精神,他沒有看不, l0 e' {$ B# w5 W7 t
起人,只是教你不要亂學。佛在經典上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裡又. y; K# m1 @# v0 w0 X* b
告訴你,「一切法皆是佛法」,這可是佛說的啊!不是我說的。所以說,宗教分門戶、
$ [% z3 M: t# I1 n# x分派別,這一種胸襟就根本不能學佛。6 j8 `: D# v) K% V; p Y
我到了基督教堂一樣的很恭敬,基督總是個好人嘛!總叫人家去做好事,也叫歐洲
$ z7 h1 ~. V( w0 k* t# R S0 X人、美國人、白種人,都要做好事。好人嘛,排排座,請上坐,吃果果,給他磕個頭。0 R' [" s% {# W( ^- ]! q" _
基督年紀總比我們大多了,大了一千多年了!學佛的人第一個胸襟要大。所以學佛,第
! m9 V, ^2 R- {0 m0 U: c$ E4 Z/ t一要學這個人,學常開笑口、放大度量的菩薩,就是肚子要大一點,包容萬象,甚麼都6 `' e: @( r& Y5 \( o4 | z6 R
是好的,都對﹔一切法皆是佛法,先學他胸襟大,面孔對任何人都是慈悲笑容,這個就
: T3 e& s. {* T是佛法。
2 L, K4 \, p$ Z
$ }& R M% B/ C/ ~* i& }& D' }* L【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N R8 [& ?" p3 H8 A3 W
) ^: |9 Y) g/ Y7 K: E 他又推翻了!甚麼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我們剛才講,我們就是給他行個禮,
+ s" |, ^& B" ?- g* Q行過了也空嘛!所以一切法即非一切法。這是一個觀念問題,觀念說有一個法就有了,+ T3 ]" Z5 s) B& x3 v
觀念說空就空了。所以叫做「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9 F, P8 b" y& U' ?: E0 { w
) O/ G2 q6 d# F8 `1 x5 D$ L 甚麼都沒有的菩薩2 I8 a! L; F* O
; n' j/ r r8 u【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 L* B! j8 d$ ~; n3 U5 c1 y* Q
身。】
4 y) Y4 f0 T" `( O3 K
: }( ]/ Z# N0 W& j' |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註:長字是長短的長),他問須菩提,假定說有一個/ Y. I& g0 Q7 \5 g) D
人好長好大,佛那麼一講,須菩提馬上就接話說:我懂了,你老人家講,一個人好長好
* r- D: M& y8 j大,實際上是形容啦!沒有看過一個人那麼長那麼大。佛一聽他的話,就再告訴他:. M4 r3 _/ n* m% W
4 c1 y6 u; i9 \: X2 l3 p% r4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
9 ^1 ~# Y8 v g0 T/ e/ c# e) m; H8 a2 {5 S5 x9 R0 X; N
對了,他說你答得對了,學佛的人也是這個這樣子。假使一個學佛的人,跑來念經,
% P6 H) ?; t* Y2 Z; h# U0 V8 V7 M南無南無南無了半天,要你磕頭啊!要你謝他啊!他替你念經了,度你了,這個人就不
2 H9 T+ b. \5 k是菩薩了。你不要理他,因為他佛法沒有對。真正行菩薩道,度了眾生,幫助了人家,, H: E6 m0 J5 w/ b) {$ u
心裡頭都不會覺得度了人家。如果有念頭,已經犯戒了,犯布施的戒,不應該有這種觀2 I, T3 h) M0 I% R5 ~6 A+ [2 i
念。所以一個度盡天下眾生,救天下蒼生的人,心中沒有一念自私,沒有一點自我崇高。
$ ?7 w* q/ H. B$ o) @1 C7 V! M
, M$ k E1 l& `0 s【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 C- M; i& m5 H) b' w; F3 R5 A6 Q9 \0 S' Y
真正的大菩薩,同佛一樣,並沒有得一個甚麼東西,說他有個法寶,那是人世間的 E) n3 s: F1 T5 i% N
觀念,功利主義的思想。他為甚麼成其為菩薩﹖因為他是空靈的,廣大的,一切都不著
$ r8 G) o+ A) o- }% E& Z的,一切都不住的,所以叫做菩薩﹔真正的菩薩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 k. w$ v' V# w3 Y* q( d' X& y! }: @$ p8 H4 a: c. L' ?4 n9 n; a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 ^. E; @7 }3 h, I8 T4 N; n# L+ E# q. C
佛同須菩提講,假使有一個學佛的人說:我如果成了佛啊,我把我那個佛國天堂,/ ?5 X1 x3 f: D6 Y# |# Q( _; u
佈置得比現在第一流觀光飯店還要好,阿彌陀佛那個觀光飯店也不過如此嘛!
/ A8 g1 R3 V; a 佛經上說玻璃作地,恐怕還沒有大理石來得漂亮。佛經上說的那個七寶行樹,現在9 @+ [& _% F0 _$ ]0 m" _1 _/ b
科學上佈置起來,比它那個地方還要漂亮。假定我成了佛啊,一定成一個國土,比阿彌
7 w' E) \6 w; ^1 V9 C ~陀佛的國土還要漂亮,跟阿彌陀佛來比一比看。/ {# b* z+ f1 e9 e8 ^( q0 o
嘿!這個是菩薩心嗎﹖這不是菩薩。這是說每一個人成了佛,都有他的國土。所謂
! r/ [" T. L4 w- c莊嚴國土,不是物質世界的莊嚴,是心莊嚴﹔心的善行,功德圓滿,心念清淨,才是真
" u4 t5 W; D; l& ^/ q+ k/ I: w" f莊嚴。所以說,如果有一種莊嚴的心理,這個已經不是菩薩心了。
! ]0 `# u6 O, A1 J: ^$ B% s) n# H! G9 r g; S9 f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 t- V& P. Y0 V o) v$ _! G! ~
% a4 x; H7 a* \+ y1 J 佛說的莊嚴佛土,那是個形容辭啊!你看我們都市,現在科學進步,房子多麼的漂
1 N/ M2 v) i2 T7 `! C3 u; G亮!可是等到有一天,你到了虛空的頂上,甚麼都看不見的時候,你才發現那個空的才; O y% Z$ P5 J. y1 D/ ^
是真漂亮,真莊嚴,徹底的空,徹底的莊嚴。真正的莊嚴是了不可得,無一物可得,那8 f" h$ K b# |
才是真莊嚴﹔所以佛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5 t0 y& D' Q9 v. R& q' X; Z9 z9 ~% `) b! L
無我的菩薩
0 D7 O; \2 O9 i( i1 m( X) d. b& e
* k; M) _) m; o5 e6 H【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7 w1 [; u) X3 H8 ^) I: @# Q4 B$ S
這是學佛的第一步,也就是學佛的結論。先通達無我,怎麼樣無我呢﹖先要把身見
. }+ `; `5 e' l9 {9 g* t: B4 Z丟掉,一般人學佛打坐,不能得定,就是因為身見的問題。有身體的感覺,有身體的觀
+ n" J$ X U7 M念,再加上身體裡玩弄氣脈,任督二脈,前轉後轉,丹田等……那都是玩自己的鬼名堂,
( Q1 X7 o3 [. A q: p6 u都是身見。所以白居易學佛有兩句詩:「飽暖饑寒何足道,此身長短是虛空」。
7 ^: o$ l* i! C' }! N9 A Y! A 這個身體活著,痛快不痛快,是飽是餓,不值得一談﹔反正這個身體不論活久活短,
+ A4 q/ Q9 Z, Q6 u/ y最後都變成灰塵,甚麼都沒有了。所以學佛的第一步,學到身見忘掉了,身見忘掉不是/ G7 d9 p! h5 S1 n+ y* t: ^
無我啊,只是無身見,要真正內在身心皆亡,達到無我才對,才可以得定。光是得定了: g6 {% _* J* d6 ~; u! d% N
無我,還不算佛法的究竟,我見沒有了,只達到人無我的境界,人無我是小乘的果位。6 i1 y# Y6 a' `+ b9 M* G
但是有了一個人無我,還有一個法在喔!最後要法無我,就是佛說的,阿耨多羅三
" p' x" D9 I* U6 m, Z |藐三菩提,到了法無我,叫做人法二無我,到達了就成佛。最後連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3 |( r1 }' p* L 金剛經這一品,再重複老問題,新的解答,須菩提問的老問題,釋迦牟尼佛在這一
5 q5 q0 \8 G/ l# |* c品中作新的解答,共有五個要點,大家要注意。我在這裡的偈子:2 r4 m" R# u6 h; j- J3 o9 ^
( G8 X, H& W% d! e2 b7 ^
第十七品偈頌
9 ?1 `4 @$ R" {0 e1 T1 V" ~$ l) C5 L
搏空為塊塊非真 粉塊為空空亦塵
/ c7 \7 |( x( u# ~+ ]1 l 罔象玄珠蹤跡杳 故留色相幻人人! s+ M- v5 `, x& o$ H. ?2 I
9 A4 q5 [ S6 k4 V: y3 q, { 「搏空為塊塊非真」,過去講老莊的時候曾經講過,道家有一位譚峭講的話:「搏
7 K1 i) \5 C+ l* Y空為塊,見塊而不見空」,把物質虛空的地方,建築了一個房子,虛空就看不見了,只( E2 {: N! u1 f" k+ f, A; i
看見房子,所以搏空為塊,變成一塊,見塊而不見空。「粉塊為空,見空而不見塊」,) z/ q' h& I. a
把物質的物體打破,變成虛空了,只看到空就看不到物質了。這個就是要我們怎麼樣除
4 p& \( T0 B4 Q J3 g" | h5 J去身見。我們現在坐在這裡有身體,功夫做不好,不能入定,就是被這塊東西擋住的原
" o d" @6 E, w# R S3 P故﹔所以我們引用這個道理而說明,搏空為塊塊非真,這一塊物質東西不是實在的。; R `4 x8 g3 a) @8 }& M
「粉塊為空空亦塵」,把物質打掉了以後,這個空的境界對不對﹖如果你保留一個3 Q+ w3 W2 f9 P
空的境界,這個空也變成了障礙,也變成業塵了。
) h: U( J1 S: Z* }7 h8 \ 「罔象玄珠蹤跡杳」,這是莊子的典故,就是說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大千世界,是/ V* ^* x& U1 s5 S1 y g
本源的一個投影,第二重投影﹔也就是說,物質世界是精神世界一個投影而已。我們這* _! Y i' U1 f' p) ]
個身心是投影裡頭的第三重的投影,第三重的反射,所以這個東西啊!罔象裡頭的玄珠,
0 W8 q* x6 [4 e) k0 [: l你要回到本來面目,明心見性,要在這個地方去了解它。
" J& o+ p8 S+ R6 Q8 ?9 _ 「故留色相幻人人」,但是你不要認為莊嚴世界是假的啊!立假即真,一切皆是虛
# {+ F4 W% j( P+ l- L% _% }妄,虛妄也就是真實。所以佛說,我法無實無虛,就是這個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