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柞里子 于 2009-10-4 20:10 编辑
5 n2 b# Y% W0 p2 ?, b8 O
3 H& K9 ^* s5 ~2, A& c4 f% X* \" k
1 N# h4 d& t6 O( [3 h2 M
! D9 W) \. @4 ?4 [' ~4 E裴寂是什么人?嘿嘿!这人来头可不小。不小到什么程度?简直可以说:没有裴寂就没有唐。6 I+ v6 ~: ~- y" W, e2 s' E; A
) d0 o. }; e, l' k a2 B3 s
裴寂出生之时,正值南北朝之末。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门第的时代,门第显赫的家族,称之为望族。南朝门第,王谢并称;北朝望族,崔氏第一。裴氏虽不及崔姓之鼎盛,仍居望族中之上流。裴寂的祖父裴融,出仕北周,位至司木大夫;父亲裴瑜,也在北周任职,死在绛州刺史任上。裴瑜死时裴寂尚少,家道骤然中落,徒剩望族之名,不免穷困之实。三代赤贫,穷得心灰意冷,难得野心勃勃。三代巨富,富得骄奢淫逸,也难得野心勃勃。如裴寂之家境,则恰好是激励野心的温床。据说裴寂自幼不甘寂寞沉沦,想必正因为此。
% o: V6 _- A6 [
- T2 X# R" Y7 F( n4 R裴寂十一岁那一年,北周外戚杨坚篡夺皇位,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拥护隋文帝的少不得加官进爵,反对隋文帝的自不免贬窜刑戮。不过,这些事儿本来只限于达官显宦,年少如裴寂,应当是够不着。然而隋文帝登基不久即广为笼络望族,以巩固其新建的政权,年方十四的裴寂居然也以荫授蒲州主簿。所谓“以荫”,就是“凭借仕宦出身”的意思。2 E* G( M% \9 p8 N
* m# }0 K7 [% {主簿在秦汉本是掌握机要之职,降至隋朝却已成闲差。裴寂在这闲差上混了六七年,眼见没什么前途可言,遂请托人情,打通关节,终于谋取到左亲卫这职位。左亲卫是京师禁卫军的军职,得赴京师长安上任。裴寂辞别故里,取道西岳化山。华山其实并不当道,裴寂的绕道华山,也并非有登高览胜的闲情逸致,只因当时盛传华山脚下的玄武观抽签测字格外灵验。多年偃蹇的裴寂,也想去那道观抽签测字,看看天意究竟如何。5 _, a" z8 m# p. u1 M [. o( b
7 n; K' a" M: R/ M
裴寂踏进玄武观之时,正殿之内男女摩肩接踵,拥挤非常。裴寂不想凑这热闹,独自折入后进,穿过一扇月亮门,见到一个清静院落。入门一望,有北屋三间、石阶三级。阶下一株侧柏,两手不能合抱,显然是有年头了。裴寂拾级而上,进到屋里,见正面供着一个老先生的泥塑,塑像前有块木牌,油漆剥落,满覆尘网。裴寂张口吹去灰尘,看清排子上写着“河上公”三个小揩,字迹已经相当模糊,显然是也有年头了。河上公是西汉文帝时人,隐居黄河之滨,时人因而称之为河上公。河上公是第一个为《老子》作注解的人,堪称老子学术流派的首位功臣。玄武观的正殿既然供的是老子,偏殿供河上公,顺理成章之至。不过,河上公并不为一般不学无术者所知,所以,正殿香火鼎盛、人气喧哗,而这偏殿却冷落凋零、乏人问津,也是顺理成章之至。裴寂不是一般人,知道河上公的来历,也读过河上公的《老子注》,不禁发一声叹息。叹息过后,正襟肃立,面对河上公的塑像行三鞠躬之礼。礼毕,缓步退出侧院,又到后园走了一走,歇了一歇,再转回前院,看看游客渐渐少了,这才重新踏进正殿,走到神龛之下,静神屏气,毕恭毕敬地从竹筒里抽出个签来,捏在手上一看,签上写的是个“渊”字。) L; v2 y# R$ {4 w3 @2 _" A$ N
0 W* }( b* ^! M4 c- ^+ W
裴寂略一思量,把竹签交给主持测字的老道。
0 r0 W6 M" ]( l9 f1 R5 i% ]* h& R) l+ P7 z3 W' N: @
“敢问这‘渊’字,与在下的前程有何关系?”5 o0 Z, A# S0 w& {0 Y
6 Q" U# ^; c& @. P! I' F老道双目微闭,先作思索之状,然后摇头晃脑,道出这么一句话来:“‘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不知这话,客官可曾听说过否?”6 ^- U( p( x6 q( a9 I4 R Z8 N
" }$ m" @% G4 n0 x: _9 h/ t/ ]
“这话出自《庄子·列御寇》,怎么会没听说过?”裴寂说罢,不屑地一笑。
. m3 e M9 J8 y8 Z! \4 j/ Z
( b1 [5 z0 z0 i% x不料,这一笑,恰好给了老道一个把柄。
0 a+ w7 ~0 H4 u. r& {
! j' l+ o+ Z/ K- p“哈哈!既然如此,客官定是饱学之士。这‘渊’字的奥秘嘛,自己当然琢磨得出,何必还要追问老朽?”
4 _0 Q2 k4 ?7 g* }6 F. W4 O! z7 o4 Z& L* ]7 s* I P
老道笑毕,伸过手掌来讨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