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说当年文理分科7 F. `7 v: |, A" ^. u4 b
/ V' I9 q; R7 Q) C' u5 V) J& W
无墨
4 o3 c3 s- N: [. I* H. }9 M
+ E4 ?; ?2 s' A" v* W为啥要分?不熟悉老外,但是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岗位的安排是根据具体项目实施确定的,那叫一个萝卜一个坑,可以想象对应的人才培养——高校招生也是按照计划办事的,有的单位甚至有定向委培计划,就是要自己花钱去培养自己岗位人员,这属于国家计划外招生。建国以来,国家主要是想振兴经济,发辉技术力量,所以理科生的比招文科生的多出几倍出去,此外,国家还非常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就业,比如支边,对去边缘地区的大学生还有些鼓励政策,注意,这都是国情需要。
* P5 D$ F0 {: J
9 _$ H# H. f. C. b" j3 q( V k! S对于这一点,对崇尚个性自我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老外青年自然不理解,也让不少在海外呆久了的华人同学们不理解,觉得这是屈才。其实没啥不能理解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一切,文理分科,使得国家在当时条件下,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最经济最实惠,基本属于对口培养,而不是量材取用,也最大限度地做到了不浪费人才。现在变市场经济了,高校一放开,大家再比较一下看看,自然热门专业大家都抢,不管什么学校只要热门专业就自己开设一个,学费也涨,老百姓抱怨却多了。无论如何,在计划经济时代,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可以念得上书的,现在呢?大学生多了,个性化程度高了,反更难找工作了。1 {6 d' a% F; g" F
: Q1 h/ Z- f9 X9 o2 V# Q
在体制问题上,中国跟资本主义国家差别非常大,这也是我不赞同拿两个不同体制环境下的事物比来比去的根本原因。起码在中国,哪怕是目前条件下,也是非常合适文理分科的,其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管理,文科生有想法会历史性想看问题,理科生懂技术细节把握到位,对立统一,又合作又互相牵制,恰当好处,当然这俩在一起也难免有矛盾,这当领导的不就是怕下属没矛盾嘛,否则他不是没事干了呵呵!1 _% ^, I! l; W( A0 A# i6 O
( a% t0 `/ s7 D0 W9 h2 Y其实文科没那么难修,理科生里文学修养好的大有所在,倒是些文科生,转理科生因为基础薄弱要难度大些,但是在社会资源分配上,文科生要比理科生多不少优势,分配升迁都很不错,如果外语好还非常容易出国深造,大环境就是这样的,有啥办法呢!
% D3 Y5 |. T7 S7 @7 N9 L' [% `, x- W9 Y$ h( N
都是时势所为,根本不是谁看不起谁的问题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