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福音音乐与西藏音乐——董老师《感谢你啊,造物主!》听后感 B. Z r/ X: P& U$ w* s8 g
: d/ x9 h+ @5 ~5 J! d9 g
无墨8 ]6 h. e% ~# H, h: j$ P3 k. R9 }3 D
' ]( \' q2 T6 n0 L# K首先谢谢董老师与子丽给我们带来非常精美的作品,尤其是子丽的嗓子真象变了一个人似的,专业就是专业的,不服不行啊!反正要叫我去变个腔调唱歌,估计捏扁了鼻子也唱不出来!对音乐艺术,我跟高山大多数朋友一样,都是业余爱好,好听的曲子就多听两遍,很少往深里去琢磨,一方面自足于养耳,另一方面的确是相关艺术修养非常欠缺,比如福音音乐,原来还真不大明白基督教怎么这么强大,比如我在家里就能遇到上门来要求主动讲解圣经的;在地铁里边上接到热情地塞到手里的小册子;在一个基督徒朋友家吃饭,还要先祈祷一番“感谢主您赐给我们丰富的晚餐!”才能动叉子;至于教会,觉得也比中国的居委会厉害多了,到了周末不去教会好像你就不属于组织内的,这组织生活怎么能不过呢?同去同去!当然圣歌肯定要唱的,好在都还满好听,要是没这些接触体会,还真的很难理解董老师您今天这个作品,所以对福音音乐,我个人理解,在感情表达上还不仅仅是赞颂主(比如基督教的主),还有很多感恩,博爱,抚慰,和谐,安宁等等的情感,要以一种虔诚的力量去感召什么,让灵魂得到净化升华,不好意思,我不是基督徒,这方面了解实在很少,欢迎大家及时纠正批评,但是我听的那些圣歌给我的就是这些感觉。
( D4 L; Z, F0 J2 q; K& @) e0 t1 t* L4 R$ T3 ]) v' t
有点意思的是,西藏音乐跟福音音乐还有不少共鸣之处,西藏这地方大概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相对内地,处在封闭状态的时间比较长,听去过西藏的朋友说,哪怕现在社会,很多藏民的生活方式变化也没太大变化,他们也有音乐,但多用于祭祀等等;另一个特色是藏传佛教的影响,他们宗教意识非常强,可以说是全民信教,所以宗教音乐在当地地位可以说是非同一般,由于宗教影响太大,连不少与宗教无关的西藏民歌听着都有一种空灵感或者肃穆感,但是也就是这点宗教味道使得西藏民歌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点味道连流行歌曲也回避不了,郑钧在《回到拉萨》里提着嗓子忽悠了半天,背景里仍然有个亮丽的女(一个很象《感谢你啊,造物主!》中子丽的女声)在回荡,强化着这是一片高原圣境,要是少了这个女声,感觉立即差很多了。关于这个女声,倒可以多说提两句西藏歌曲跌宕起伏的高亢唱腔,这么宽的音域起伏,估计也只有子丽这样功底的人才能对付,嘿!这样的独特的演唱方式源于西藏传统的“振谷”唱法。“振谷”唱法是藏语意为“嗓间拐弯处”,即在“嗓间拐弯处”很有规律、很巧妙地演唱,这也是藏歌自古以来特有的演唱技能,一般一听到这种演唱技巧,就会立即联想到西藏风情。说; ^! W) {$ ~" a, ^
到这里,再谈董老师与子丽《感谢你啊,造物主!》这首歌就好评多了,尽管这首歌听上去有点象西藏民歌,但是开篇很抒情的旋律已经做好了感恩歌颂的铺垫,随着子丽优美高昂起伏的嗓音(“振谷”唱法),我们的脑海里立即展现了这样一个宗教氛围颇浓郁的圣境,暗示了这已不是普通的民歌里的男女爱情小曲,同样也不是西藏宗教歌曲,否则应该有点鼓点,摇着铃铛啥的,(记得电影里看到的场景是这样的,好象还有类似号或者喇叭啥的),~~~,在钢琴的伴奏下,那种感恩,. S* Q9 H' X; k
博爱,抚慰,和谐,安宁的情感表达随之而出,哦,这赞美的还是西方宗教的圣主,~~~~,怎么赞美一看歌词就知,如何感人肺腑一摸胸口也知,呵呵!这次就提提这点宗教特色吧,别的话,网友们都说的差不多了,这么优秀的作曲家,这么优秀的歌唱家,出了这么优秀的作品也理所应当!:)
9 _& z$ J) ~2 L# M+ X3 B
( `* d3 F3 Q. ]' l1 l. S最后提一点音乐文化传播,现在有个比较热的提法叫全球化,这个跟原来的国际化的提法是有很大区别的,也不是指全盘西化,而是指是指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推动,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以促进全球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董老师《感谢你啊,造物主!》这首歌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还只是一种手段,就圣歌而言,我想以后还会看到别的国家或者别的民族的宗教歌曲甚至灵歌类的创作手法被运用进来,其本质还是为了传播宣扬宗教本身,其艺术& h3 N, s! S. t. \( W* y( I7 W6 F
性反倒再其次了。! K/ \4 z7 Q1 W `$ A
: n4 m9 J7 {; H: q* j4 {; r+ W无墨瞎评,我估计熟悉宗教又懂音乐的朋友谈起这首歌就要深刻的多了,我这里肤浅说说,还请董老师多指教!:)
4 @7 A: v- m6 J. I- N6 R5 \8 E, Q( I- z& M8 V
2008年3月5日匆匆 |